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91(2 / 2)

加入书签

江掌柜有点印象。福悦酒楼卖福善饼为灾民捐钱的事,他也是去买了捐了的, 那毕竟有个红榜,还有官府人在?盯着。在?上面露个脸对他们做生意没啥坏处。

可他没想到于庆隆来他这里做色卡。那这样说来,做这成衣的人也是很有可能来他这边买布的啊!

怪不?得郭恒安说好好招待于庆隆!

江掌柜犹豫要不?要问问于庆隆, 会不?会在?给图的时候提到他们望江布庄。但细想想对方来他这里, 那不?就是有意与他交好么!这时候问了反倒刻意, 不?美了。

于是他便笑说:“多谢小于兄弟。”

于庆隆说:“是我得谢谢江掌柜上回送了我那么多布头呢。”

虽然都是小块的布,但有些给孩子做衣裳却是足够的。而且颜色那么丰富, 发?挥的余地?也大。

江掌柜说若是用,他这里还有。

但这次于庆隆没拿。于庆隆只管把?成衣的颜色配好之后便离开了。

到了十一月初八, 那位被于庆隆许诺送成衣图的洛家果然依约来了人,但那位洛家小姐没来,来的是她的侍女。

侍女说:“我家小姐有要事在?身。小姐说,公子若是备好了图, 只管交给我便可。”

于庆隆也记得这个小姑娘,便把?装在?信封里的图连同信封一起交给对方:“有劳小妹妹转告你家小姐,若是信得过在?下,便直接按上头标记的颜色来做衣裳。一模一样的配色最?好。”

侍女狐疑道:“为何?”

“因为这件衣服生来便是你家小姐的。若是改了颜色便不?是了。小妹妹只管这样与她说即可。做与不?做那是你家小姐的事。”

“好吧,那多谢公子,我自会如实?转达。”

小侍女匆匆离开,于庆隆便回到楼里。

昨夜里下了雪,早上路面滑,方戍便不?叫他出去了。他自己也懒得出去。按照师父当初推算的时间?,他大概怀了两个半月多了。也不?知是孩子越大还是因为天越冷,他人也开始有点犯起懒来。

好在?福善饼的生意在?爆火过一段时日之后逐渐趋于稳定,从一天的最?高烤量两千个降到了一天稳定雷打不?动的一千二百个。而且售卖点也不?止一处,郭恒安找了家中几个实?在?亲戚分?散在?县城几个小分?点卖。

他现在?已经不?那么需要去管,反正有官府发?话,谁要是卖福善饼,所得的钱全?都要救济灾民,这谁还敢来学?没人学,就没啥竞争,他只管想着怎么再?继续多弄钱就行。

下午,方戍从城外回来。头顶上刚落的雪化成了水珠,衣服也有些湿。

于庆隆赶紧给他倒杯热枣茶捧手里:“中午是不?是又没吃上?”

方戍道:“吃了个馒头。不?过好在?该登记的都登记差不?多了。眼下起码能保证大伙都不?至于饿肚子。就是那些有房屋的人都分?粮劝回了家里之后留下青壮和鳏寡孤独,人也还是不?在?少?数。”

于庆隆闻言叫伙计送些吃的来,随即问道:“大约有多少?人?”

“青壮共有八百二十一人。这里不?止有汉子,还有些身体好的哥儿和女子也都留下来了。还有三百五十四个老人和孩子。老人送到了养济院。孩子由三十名女子和哥儿照顾着,先把?他们安置在?了学堂里。白天他们在?周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夜里就挤在?学堂里睡觉。”

“被褥都够用么?”

“目前?还不?够。但好歹是不?用睡在?外头。懂针线活的人正加紧时间缝着呢。还有些好心人捐了些家中多余的,起码是把?老年人和孩子给先暖住了。至于青壮们,目下有帮忙运货的、还有扫街的、帮着差役们治安的……大体上是按着咱们早先说好的忙着。就是还有三百三十多人没有找到活,还有灾民陆陆续续从各处来求生计。”

“济灾公账上的钱还有多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