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64(2 / 2)

加入书签

第121章

马知县的家于庆隆也去过, 虽不是特别大,但处处透着威严,一看就能看出家里有做官的。然而他和?方戍不想这样。家里有孩子, 还是叫他们?快乐点长大得?好。那家里多?养点小动物, 孩子们?能看的能玩的也多?, 不是什么?坏事。

新家占地两亩多?, 有一个?大院,还有两个?大花园。于庆隆打算把两个?花园中的其中一个?弄成“小农庄”,里头养鸡鸭鹅, 再开出一片菜地。这样有菜有蛋, 还能自产肥料, 完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只是到县城里时时间太晚, 已不方便再做什么?,于庆隆跟方戍便叫来帮忙的人都先回去了。

留下来继续帮工的那对夫妻还在。这两口子男的叫刘大光, 女的叫林巧娘。林巧娘说:“东家,炕我们?已经烧好了,锅里的热水还是滚烫的。水缸里也挑好了水, 明儿?要用的柴也劈好了。您看还有什么?需要我们?两口子做的事。”

于庆隆说:“往后不能再叫我‘东家’, 不然你们?怎么?叫我公公婆婆和?知县大人啊?”

两口子也犯愁这事来着。他们?万万没想到雇佣他们?的人居然半个?多?月不见就从普通老?百姓摇身一变成了县太爷家的夫郎。这可把他们?弄得?很忐忑。一方面不知道还能不能再继续为这家干活, 一方面又担心,要是能留下来, 那以后会不会要做的事很多??

但不管怎么?说,在一个?体面的人家干活总是好的, 林巧娘便虚心问道:“那您看该咋叫好呢?”

于庆隆问方戍:“夫君,你看怎么?叫好?”

方戍笑?说:“这还能怎么?叫?对父亲母亲便唤‘老?太爷’和?‘太夫人’,对我唤‘老?爷’,对你就唤‘夫郎’就好了嘛。两个?小少爷便就叫‘大少爷’和?‘二?少爷’。”

于庆隆嘀咕:“这么?年轻就叫‘老?爷’好生奇怪。”

虽然细想想, 好像别人家里也都是这么?叫的。有一辈新人,那老?一辈就再往上长一辈。可他和?方戍才二?十多?岁啊!

方戍说:“那隆儿?想听叫什么??”

于庆隆也没想到更?好的答案,便道:“好像也只能这样。那就这么?叫吧。或者其他人按老?爷说的办,叫我就还是叫‘东家’好了。”

刘家两口子异口同声道:“好的东家。那您几位早些歇息,有事您叫我们?。”

他们?在县城里倒也有房子,只不过离得?远,也很偏,于庆隆便让他们?在这看家的同时,也在这边给他们?留了一间小屋住,所以两口子以后是要在这里长住的。

于庆隆给了他们?二?十铜板作?赏钱:“今儿?辛苦你们?了,买些点心吃。”

两口子喜滋滋收下,道了谢离开。

方丁满和?方吴氏这才狠狠松口气。方丁满道:“天爷啊,这真?是咱的家?!”

他刚到时都没敢问!

方戍说:“是的父亲。这都是隆哥儿?辛苦置办的。原先我俩就想在县城买座宅子,可那时总也没有合适的。前些日?子从霜哥儿?那听说这家要卖,隆哥儿?就赶紧买下了。这地点好,里头建得?也好,抢手得?很。”

方吴氏打量着屋里说:“我这儿?夫郎实在是太能干了。这么?大个?宅子得?多?少钱?”

于庆隆说:“原先要八百两银子,后来讲到七百二?十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