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02(1 / 2)

加入书签

里没放音乐,舅甥二人一同目视前方。

纪颂摸了摸鼻子,感觉到一种和长辈没话聊的茫然,玩了会儿空调出风口,干脆拿起手机骚扰赵逐川。

自从高考结束,赵逐川每天对他的心理关怀非常到位,包括不限于随时要汇报在哪儿,和谁一起,准备去干什么,像是隐约怕他家里出什么事情。

车子驶过高架桥,进入城区,入目是幼年时假期里熟悉的街道、老店,纪颂忍不住开始想象未来赵逐川坐在副驾驶的场景,脚抵在前座脚部凹槽上,想象着踩刹车油门的动作,开始拍照介绍。

“是啊,你没吃过吗,那种包装上写的台湾无骨鸡柳,红色袋子的,扔锅里一炸,撒点儿孜然粉、辣椒面,可香了。”

“没有。”赵逐川笑着回语音,“你小时候还吃过什么?”

“那可多了。粉儿兑的香芋珍珠奶茶,还有袋装的麻辣田螺,嗯,那时候辣条才1块钱一包,但我没怎么吃,我嫌臭。”

赵逐川沉声:“怪不得你皮肤好,完全不长痘。”

“追忆童年呢?”舅舅插话,“小时候我还特爱看你画画,怎么没当美术生?”

小时候纪颂好动,又话痨,纪仪龄有时候为了让儿子闭嘴,会给他买一种叫《秘密花园》的填色书,纪颂没什么绘画天赋,但鉴赏力与生俱来,很快一本画完了,小嘴又继续叭叭叭。

“没天赋嘛,”纪颂弯起唇角笑,“我那只能叫涂鸦。”

要说成长轨迹,纪颂和赵逐川几乎没有什么重叠之处,一个衣食住行随时有一堆人跟着,一个从小被当成《狮子王》里的辛巴那样被举起来炫耀,如果没有集星,哪怕在大学校园里也很少有相交的可能。

在京北时,纪颂就想过顺道去辽东看看,赵逐川笑他哪里顺道,高铁过去都得三个半小时,而且冬天那边冷,海蓝得太深邃,去也得等再见夏天。

赵逐川那边能听得见纪颂和舅舅的交谈,低声道:“你小时候一定很可爱。”

和舅舅坐得太近,纪颂心虚,刚被勾得面红耳赤,怕赵逐川继续“大放厥词”被舅舅听见,马上说:“啊我舅找我。”

赵逐川知道他在提醒旁边有长辈,“嗯”了声。

舅舅诧异道:“我没找你啊!”

纪颂:“我幻听了。”

“耳朵?”舅舅真当回事,“在医院守你姥姥这几天,你去挂个号查查看?”

纪颂选择对路灯发呆:“……行。”

现在的路灯似乎没小时候那么亮了,一排排站在那里,都把自己当做月亮,等纪颂再想起来要抓紧回忆些什么的时候,暖黄光线已被救护车急闪的红□□代替,冷暖两种色彩交错着拍打在纪颂脸上,提醒着他医院到了。

刚到时,姥姥刚醒。

老年人生着病,在夜间不能平躺,就半靠在加高枕上望着纪颂,握着他的手,一来二去都在问那几句“考了多少分”、“一本还是二本”等等,纪颂耐心解释了几遍艺术院校不分一二本,也说不清,只得搬了几个上世纪70年代的知名老校友出来说,姥姥才满意地放开了他。

姥姥慢性心力衰竭,走几步就喘,未来离不得人,估计还得在医院住一阵子。

“你呀,爱笑,脾气又好还聪明,该读个师范的,”姥姥念叨,“读个师范,出来当老师教书育人最好……你妈妈不听话呀,读了师范还跑去创业……”

“我妈现在挺好的。”纪颂给他妈找回场子,“当老师要负责那么多学生,很辛苦。”

而纪仪龄,只对她自己的人生负责就好了。

纪颂都不需要妈妈对他负责,她有她自己的人生。

病房即将熄灯,走廊上有家属开始临睡前的走动和洗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