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7(1 / 2)

加入书签

知道怎么回事了。她说,我快上高三那年,辛岩联系过她。”

“所以她同意你来集星念书, 是躲媒体, 也是躲辛岩?”

赵逐川绷着唇角, 哑声:“我不确定。”

好在辛岩做事还不算“赶尽杀绝”,没有仗着身份便利, 唐突地跑来表演系堵他。

“那阿姨她……”赵添青那张脸和年龄感实在挂不上钩,纪颂想了想, 免得和赵逐川差辈儿,还是得这么叫,“没有给你什么别的交代和解释吗?”

“就是你之前猜测的那样。《灯如昼》剧组,20年前。”赵逐川说, “他们俩没谈几个月,就有了我。”

纪颂反手抱住赵逐川的脑袋,很轻地拍了两下。

赵逐川愣了片刻,垂眸亲了亲纪颂搂过来的手臂,一时间不知道谁安慰谁了,说:“我真没事。”

纪颂还在思考。

辛岩是做音乐监制的,能监制舞台歌曲,从单曲到填词,是全方位大监制大全能,这样的男人,脸再长成普普通通的帅,只要是五官端正,都很让人动心。

而且,大帅哥和大美女反而生不出什么特别好看的小孩儿,基因彩票往往是因为父母某一方的五官特别出众,遗传不满,才能出奇迹。

辛岩为人低调、谦和,与赵添青风风火火的性子恰好互补,彼此会有致命的吸引力再正常不过。

那时候的赵添青20来岁,年少成名,最容易为爱情不顾一切。

当时,辛岩是电影音乐总监制,主题曲、配乐到MV的呈现都由他来负责,音乐监制还需要跟组、跟剧本会,创作要依据主角性格,需要看人物小传来写曲子,和赵添青的私下交集在所难免。

赵添青有作为演员的呈现和理解,辛岩有对画面的融合和表现,一部《灯如昼》前前后后拍了三个月,志同道合和相见恨晚都有了。

为了躲狂热的男粉丝,赵添青偶尔会走员工通道,两人经常遇见,等电影杀青,辛岩回了香港接了别的作曲,等电影经历漫长的制作后隆重上映,获奖无数,1岁的赵逐川都会扶着沙发站起来了。

赵逐川还说:“之前我总觉得辛岩的歌耳熟。现在想想,应该是因为小时候我妈时不时会在家里放。”

“那你们打算怎么办?”纪颂问。

这不单单是赵逐川和辛岩两人之间的债。

“我妈说,随我。”赵逐川说,“我今年20岁了,就像你爸之前想的,正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个体,连姓名都可以想改就改了。”

纪颂心里发慌,顺手捞了个软枕抱在怀里,“你怎么想的?”

※ 如?您?访?问?的?网?阯?发?B?u?y?e?不?是?ǐ??????w???n????????5?.??????м?则?为?屾?寨?站?点

先是沉默了几秒,赵逐川的指尖捋过纪颂的发梢,说:“其实我是个害怕改变的人。”

“所以就不变吗?”

“当时剧组在上海的古镇取景,那里选址偏僻,只有卫生院。我妈为了纪念我的到来,把在卫生院查出怀孕的手写单留到了现在。但辛岩却劝我妈把我打了。”赵逐川停顿了下,语气平静,“这段时间,我妈和靳叔被媒体拍到了不少次,我不希望任何人给他们添堵。”

20年的光阴,在他冷淡缜密的口吻中一眨眼而过。

赵逐川还说:“我当下也过得很好,不想有人打扰。”

纪颂明白赵逐川的用意。

他狠吸一口气,眼里蓄起风刀逼出来的泪。

赵逐川最怕看到纪颂流眼泪,凑近去捏了捏他的脸,好笑地看着他,说:“以不变应万变是最好的选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