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1 / 2)

加入书签

的大米,少有人去自己舀柜子里散装的米。

他装作不经意的样子,问了一个提着大米,但明显穿着比较陈旧的阿姨,“大娘,你这种大米多少钱一包啊?我家里好像也吃的这种,还一直不知道多少钱一包。”

大娘还愣了一下,她操着一口不标准的普通话,“这种算是比较便宜的了,二十九块八一包。”

说完,她还多看了君秋澜一眼,“你是出来做演员打工的吧?从前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吧?你要买便宜的米,那边散装的,还有两块钱一斤的本地米,就是不怎么好吃,还有啊,晚上九点之后,这超市里的菜打折,想省钱的话,都可以这个时间点过来。”

大娘善良地传授着自己的生活经验。

君秋澜也听得认真,并且在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原本以为这种大米,最起码也得三五十圆一斤了,没想到才两三圆一斤,这太超乎他的常规认知了。

也就是说,如同张力这般做一天的群众演员,赚到的钱,能买四五十斤的大米,要是干饭稀粥混着吃,够普通人一家三四口吃一两个月了。

更何况这些大米还都这么高品质。

这世界果真如梦似幻,莫非是什么天上人间?

大娘跟他说完,还热心地带他去看了散装大米,“你看这种就是我们本地的米,口感肯定没有东北那边产的大米好吃,不过我们小时候都吃这种米,一块九毛八一斤,”

君秋澜点点头,“谢谢大娘。”

他学着之间观察到的方式,从扯下一个包装袋,轻轻捻揉开来,然后少少地往里面舀了两勺大米,估摸着只有两斤左右。

大娘还乐呵呵调侃,“你这个年纪的小伙子,这点米最多够吃两天,不过我好像听说你们剧组是要发盒饭的。”

君秋澜还是乖乖巧巧地点了下头,“先买回去试试看。”

大娘说也对,还教他用了自助称重机,“你这手还真准,刚好两斤,要是吃不惯,你以后也可以买我这种,十斤也才三十来块钱。”

君秋澜虚心学习,又问:“这边有盐巴卖吗?我还想买点盐。”

大娘给他指了个方向,“那边都是调料品,你自己去看吧,一个人出来讨生活也不容易。”

君秋澜再次道谢,这大娘人还怪好的呢。

调味料这边,更是看得君秋澜眼花缭乱,好不容易找到盐巴,又想起自己根本不认识数字。

盐,自古都是朝廷管控的战略物资。

而盐的价格,也仅仅只是让百姓吃得起的地步,还都是粗盐,甚至是盐石,精盐都得是权贵才吃得起的东西。

人不吃盐,也是不行的,他这段时间已经深刻感受到了。

他看着那一排排品质包装各不相同的盐巴下面也都有价格标签。

君秋澜回忆起刚才买米的地方,米柜上立了一块红色的牌子,写着:特价1.98的字样。

刚才的大娘说了,这种米是一块九毛八一斤。

又看了大米上被贴上的标签:3.96。

他又拿出已经被汗湿的纸币,红色是一百圆,剩下的七圆是药铺给他找的零。

两张绿色的纸币,上面写着壹圆,上面对应了一个1,跟一百圆上的1,是一个意思。

紫色的上面写着伍圆,对应了一个5。

他在价格标签上寻找了一番,有看到熟悉的字样。

其他数字还是不认得,但是,1.3.5.6.9.8,他已经认得了。

又想到大娘说她手里的大米是二十九块八一包,他又赶紧折返,找到了和大娘手里包装一样的大米,在下面看到了29.8的字样。

很好,他又认识了一个数字2。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