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4(1 / 2)

加入书签

他拱手行了礼:“拜见知府大人。”

段文起身避开,“君公子莫要如此拘礼, 你我二人都受过苏先生的教导,也算是同门了,我年长你几岁,叫一声师兄便可。”

也算是表达亲近的意思了。

当年他考上进士的时候,苏先生已经被贬了,他只是同进士出身,根本没有任何力量去改变,只能静待时机。

在官场上沉浮近十载,从小县令,做到如今的知府,朝堂上也保持个中立纯臣,而边城这个地方,但凡有点儿人脉的官员,都不会想来,他才有了机会,来到这个边城。

苏先生的大恩,他无以为报,只能就近看顾苏先生一些,苏先生孤寡十载。

说白了,他是准备过来给苏先生养老的。

明明苏长寻也比他大不了几岁。

主要还是苏长寻成名的时间太早了。

段文看着君秋澜还提着一刀猪肉过来,心中也是好笑却温暖。

如此充满了生活气息,也该是这废太子在适应这个贫苦的边城了。

朝堂上那些尔虞我诈,他不参与,但并不代表他不懂这太子是怎么被废的,朝堂上都心照不宣了。

“都坐吧。”苏长寻神色复杂地看了君秋澜一眼,很快恢复平静:“今天怎么突然想着过来了?”

君秋澜把猪肉递给刘同,“来找苏先生蹭饭。”

他又看着段文,带着几分他这个年纪应该有的朝气,从善如流,“就是没想到还多了个师兄,正好我也有东西要送给师兄,也辛苦师兄帮我们一家周旋了。”

这话说得直接,半分不扭捏,苏长寻和段文都十分意外。

君秋澜有东西送给段文?

什么东西?

总不能是来贿赂知府大人吧?

君秋澜直接摊开水泥的配方,“我家现在修房子,我跟我爹弄了个黏合剂出来,我们叫它水泥,特别好用,甚至于他的用处可不只是盖房子,用来修桥铺路,都是极好的材料,重点是造价不高。”

段文的眼睛都亮了一下。

他来到这里,如果没有意外,他也不打算再升迁调任。

上一任知府,也是没人脉,在这里待了十年之久,上头都快把这人给忘了。

还是上半年,那知府突然得了一个什么宝贝。

材质挺特殊的,能透光,似琉璃,又非琉璃,反正好像是个杯子,那知府用这个杯子打通了关系,这才有了升迁调任的机会。

他是没打算做这些事情的。

但他的为官之道,是苏先生传授的。

这地方穷,太穷了。

甚至都没有拿得出手的特产。

“师兄可以先看看。”

“制作方式确实是不难。”段文看着,“每年都有不少犯人被流放过来,城里基本上没有太多用得到他们的地方,到头来都被军营那边拉走去修补城墙了。”

说完,他还顿了一下,废太子一家,也是被流放过来了。

只是不需要服役罢了。

君秋澜:“师兄不必避讳这些,于我而言,远离京城的是是非非,也算是好事一桩了。”

京城固然浮华迷人眼,但危机四伏,见到亲爹亲娘,都只能喊一声王爷和王妃。

除了流放的路上,还有刚到边城那几日确实是苦的。

后来……

他笑了一下,若非是经历了这一切,他恐怕也得不到这样的机缘。

挺好的。

现在一家人在一起,他还能在新世界长见识。

“师弟可否有什么打算?”

段文并没有拒绝这张图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