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0(2 / 2)

加入书签

里正坐下之后,看着段文,然后稍微有点儿紧张。

他儿子毕竟在衙门做小吏,回家的时候跟他说过这位新的知府大人。

看这气度,长相,年纪,都跟儿子说的对上了。

这这这……这知府现在还敢跟废太子一家扯上关系?

到底是什么来头?

还有这位苏先生,听谈吐就知道他是个读书人,恐怕从前也是当官的,不知道犯了什么错,是被贬过来的吧?

最重要的是,君秋澜和知府大人都叫他先生。

那从前应该也不是个小官儿了。

还有将军府的婆子还特意送了礼过来。

他就是一个小小的里正啊,坐在这里瑟瑟发抖。

能跟君秋澜他们相处,是因为知晓他们被贬的身份,来了这个村子,那就归他管。

还有这位苏先生,也被贬了,但那也是个文化人啊。

最重要的知府大人。

段文看出里正的不自在,“今天只有君师弟的师兄段文,里正大叔也莫要拘礼,之前就听说过,十里八村,就你们村子的村民相处得最和睦,每年的税收也都能准时上交。”

里正讪笑了一下,不敢居功,却也轻松一些了。

君郁发了话,“马兄确实是厉害,若是我们当初被分配到其他村子,恐怕还过不上如今的日子,这些日子也多谢马兄的照拂了。”

里正又轻松了几分,“君先生过誉了。”

君秋澜举杯开宴:“今日多谢诸位赏光,还请吃好喝好,日后与各位叔伯婶娘邻里相处,还请多多关照。”

没说那些文绉绉的,就最简单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态度。

宴席准备得还挺丰盛。

是隔壁二婶子许莲掌勺的,用有限的食材,做了一些以往在酒楼才能吃到的佳肴。

君秋澜也是第一回吃到许莲婶子的手艺,不比御厨差啊。

之前许莲婶子给秦师傅他们的施工队做饭,也得众人的夸赞,只是那时要省钱,买到的食材更有限,也发挥不出什么。

今天就不同了,虽然是简办,但也做了八个热菜,四个凉菜。

味道都很不错。

君秋澜又有了新的主意。

先没说。

搬家暖房,加冠,吃席,到中午也就结束了。

段文和苏长寻都拉着君秋澜去了书房。

君秋澜知道他们要说什么。

想着尽快说完,他也好回现代那边去。

酒店那边,是下午两点退房,他还稍微有点儿时间。

“师弟,之前的水泥配方,还有煽猪的手艺,师兄多谢你了。”

水泥一经做出来,他没先用水泥修桥铺路,先是找了边城的乡绅,商户,一同聚了聚,也就是把这水泥给传出去。

水泥的造价低廉,他也没想用水泥捞钱,只是想给府衙赚点银子,要不然之后做什么都没本钱啊。

别看征收徭役不用给钱,但修桥铺路,哪里只是需要人力这么简单的?

还不如先拿出来造福百姓,先让百姓们用上。

这水泥的订单,都已经排到明年去了。

还有这煽猪的手艺,他收几十头小猪,养在一起,一半煽了,一半没有。

这时间还不算长呢,但已经能看到明显的区别了。

煽过的猪,明显就不爱动弹,吃了就睡,体型已经比没煽过的猪略微大了一小圈了。

不敢想,这猪真要长大了,那差距得多大。

有时候段文也在感慨,若是君秋澜没被贬,这水泥一旦面世,还有这煽猪手艺传出去,不知道还能福泽多少的百姓。

让百姓用低廉的水泥建房,让百姓吃上一口猪肉,这得是多大的政绩啊。

可以说,就算君秋澜当上皇帝之后,一辈子都没有其他的作为和功绩,光凭这两样东西,都能让史书赞誉,流芳百世。

也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