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0(2 / 2)
更何况,这红薯秧还能继续扦插。
他引起了话题:“不如既白说一说,要如何推广更好?或者你有什么想法,也说出来,大家共同讨论一下。”
君秋澜颔首,也没自谦,“师兄,不知府衙还有多少存粮?”
段文不明所以,但还是说了个数。
这些粮食都是去年的税收,基本上都要就近送到军营当粮饷的。
君秋澜点点头,“按照这红薯的产量,师兄觉得,我们去雇佣村民帮我们种植,如何?按照一个村子的人数,大致估算一下需要多少粮食才能渡过难关,这是我们第一次种植,就按照每亩3500斤来算。”
段文大概听懂了君秋澜的意思。
花钱去租地,再雇佣村民帮他们种植,其实很多村民都不会乐意,特别今年是十有八九会大旱。
钱财远没有粮食重要。
但是,如果他们用等量的粮食去雇佣呢?
意思就是,原本一亩地能产三百斤的稻米,他们就预付三百斤的稻米,然后让他们把地空出来种植红薯。
这般如此,农人们的接受程度定然能提高不少。
现在只需要去计算一下,到底需要多少红薯能救命,平均分到每个村子里便好。
段文激动得不行,“好啊,师弟这个办法好。”
先把粮食发下去,村民就不会排斥了。
君秋澜继续说,“这是春薯,如果顺利的话,基本上三个月就能收获,届时如果真的大旱,这红薯就能救人命了,如果形势没有那么严峻的话,甚至还能继续种第二季。”
就是第二季肯定会影响产量。
有了第一季的产量,百姓都能亲眼看见,第二季都不需要他们再去推广了,保准能让大家自愿争相种植。
“好,师兄现在就回去统计村里的人数。”
按照这粮食的产量,一亩地三四千斤,顶从前粮食产量的十几亩了。
一个村庄,种个十来亩,这旱灾就不怕饿死人了。
段文满心壮志,然后突然回过神来。
每一个村庄种十来亩,需要的粮种也不少啊。
他唰地一下转头,看着他这小师弟,张了张嘴,然后说不出话来。
“师兄,等确定了数量,尽快跟我联系。”
段文叹了口气,这该是多么大一件功劳啊。
从他来这里上任,就已经受了太多恩惠了。
“去年阉割小猪的手艺,已经传出去了,阉割过的猪,确实是长得更快,性情也温顺了,等府衙这一批出栏了,师兄也给你送两头过去。”
君秋澜忍俊不禁,“一头就够了。”
霍将军那边还得送一头呢。
他们做成腊肉,一年都吃不完了。
到时候可以送送人,给清珩师父那边也送一点过去。
段文火急火燎地走了。
苏长寻,“此次要得粮种恐怕不会太少,既白想好办法解决了吗?”
“还请先生从中斡旋几分,莫要让人知道粮种是从我这里传出去的就好。”
苏长寻叹气,“这事情恐怕也瞒不了多久。”
君秋澜也不是第一次拿出这样的好东西了。
糊弄一下普通人,倒也还行,但是稍微亲近一些的人,是瞒不过的。
无异于掩耳盗铃。
君秋澜沉默,“此事日后再说吧。”
真要到瞒不过去的程度了,估计他也把穿越通道打通了。
百姓得了好处,不会害他,甚至还有可能因为他的独特之处而敬畏他,他只需要防着京城那边就行了。
“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