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7(2 / 2)
君秋澜:“这里总共是一万斤红薯,我估了个大概,应该也差不了太多,如果后续还需要少量的, 师兄尽管派人来寻我, 若是大量,恐怕就没办法了。”
段文:“应当也差不多了,按照你说的种植方法, 等红薯藤蔓长得茂盛了,还能扦插出来, 无非是收获时间会晚一些罢了。”
说到这里, 他还叹了口气。
尽管这红薯确实是耐旱, 但若是真到烈日当空, 土地开裂,恐怕还是会影响产量。
当务之急,还是想办法琢磨水源的问题。
边城的水资源并不算太丰富, 往年到夏日,一些河滩也会干涸,只剩一汩小溪流。
今年若是遇大旱。
这情况恐怕更严重。
水资源和粮食不同, 也不能大规模囤积。
要是吃的水都困难了,哪里还有多的水去地里浇灌?
人不吃饭,尚且还能多撑几日,但是不吃水,只需要几日就没命了。
幸好君秋澜这一批红薯是早春品种,耐旱的同时也耐寒,只要育种的时候没有出问题,种下去就能活。
争取赶在大旱之前,把粮食种下去。
按照常规情况,彻底干旱约莫是最热的七八月,如果运气好的话,到时候这些粮食都能收获了。
君秋澜之前也琢磨过吃水的问题,“我这边有一些关于钻井的资料,师兄看看,可否用得上?”
他们家现在就打了一口水井,不过那时候不知道今年会干旱,水井也是常规的钻井深度。
往年夏日的河道兴许会缺水,但水井里的水,总还是有的。
他查过资料,水井里的水,被称为地下水的,轻易没那么容易干涸。
于是便想着,若是水井挖深一点,兴许能稍微好一些。
找了好多资料,才找到一份他们这个时代能办到的钻井方式。
段文拿着钻井的资料,如获至宝。
“师弟啊,朝堂纷争果真是委屈你了,你有如此大才,若是,若是……”
后面的话,说起来就有些大逆不道了。
哎,段文叹息,若是君秋澜能荣登大宝,该是天下百姓之幸啊。
这君秋澜确实是有大才,也有大能之人啊,也难怪先生对他抱有那么大的期待了。
是了,他现在已经看明白了。
之前总觉得是先生和君秋澜已经有了一定的默契,可不承想,是先生想要去追寻一个理想世界,反而是君秋澜有些踟蹰不前。
他大概也能理解。
毕竟从前是太子,依照被贬到这个鬼地方,确实是太磨人心性了。
即便是有宏才大略,面对那个腐朽的朝堂,也该心灰意冷了。
就如同当初的先生那般。
先生被贬,若是真想回到朝堂上,以他的才智,他会没有办法吗?
只是他不想罢了。
w?a?n?g?阯?F?a?b?u?y?e???f???????n?2?〇??????????????
亦是看透了这样的朝堂,不值得他再为之奋斗。
也就是如今在君秋澜身上看到了新的希望。
之前他总觉得自己紧跟先生的脚步就好,先生要反,他就跟着反,说不定他也能成就一番伟业,现在他是真心能够希望,君秋澜能有一些想法的。
这样的人,即便是深陷如此境地,依旧会心怀天下。
逐一细数,君秋澜现目前拿出来的这些东西。
阉割小猪的手艺,能使得百姓未来的餐桌上多几块肉,多补充一点油水。
造纸术和印刷术就更不用说了,有了这两种东西,以后能读得起书的人就更多了。
再说之前听闻他送到将军府的纺织机,酒精,防疫方式,包括他自己也有份的水泥……
还有七七八八的其他东西,例如火炕,今日的钻井之法等等。
最重要的,就是今天的粮食了。
有了这么高产量的粮食,百姓还何愁饿肚子?
先生从未与他透底,但是他也不是个蠢人,多少还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