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00(1 / 2)

加入书签

抢先一步拿到的粮种。

这事情,确实是不能跟其他人说。

他这边多拿了,分到其他村子里的数量,说不定就少了。

人都是有私心的。

马忠也只管他们村子,其他村子就管不上了。

至于段知府能单独给君秋澜一家一部分粮种,应当每个村子也能分到足量的粮种吧。

他瞧着段知府也挺靠谱的一个人,比起前一位知府大人要好得多。

从疫病结束之后上任,已经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情了,是个好官呐。

“放心,叔心里有数,你那几片地,到时候叔也找人帮你种了。”

君秋澜脸上带笑,“那就多谢马叔了。”

他能跟马忠说,主要是这事情也瞒不住,等到他们种下去,藤蔓长出来,大家一瞧不就认出来了?

只要自己村里大家有个数就行。

沙地和荒地都浇上了粪肥。

马忠找的村汉子都是种田的一把好手,手脚也麻利,两天的时间就给君秋澜他们弄好了。

君秋澜付了工钱,“多谢二位大哥帮忙了,这两日也辛苦二位了。”

两个淳朴的汉子还挺不好意思的,主要是这公子比村里的秀才还文绉绉的,他们没跟这样的人相处过。

连忙摆手:“没事,我们家人多,地里能忙得过来,我们俩出来帮工,还能贴补家用。”

恰逢,官府那边派人过来了。

敲锣打鼓的,通知村里人去晒谷场集合。

粮种今天就能安排下来。

段文也是考虑到红薯的真实产量太过于骇人听闻,并没有说实话,只说了能翻倍,具体翻几倍,那就不用多说了。

平常的老百姓,一年辛苦伺候庄稼,一亩地要是能多产三五十斤,他们都能笑得见牙不见眼的。

翻倍,想都不敢想。

好在官差都说了,是用等量的粮食,交换土地,让大家帮忙种植,到时候再收回等量的粮食,多余的,就留给大家抗击旱灾了。

这个说法,让大家心里都安定了不少。

村里如火如荼地开始忙碌了。

君秋澜送婉儿回将军府,顺便去城里看看情况。

粮种的消息,已经传出去了,百姓口中都在讨论这种新型的粮食,脸上的笑容也比之前多一些了。

宋彦铺子里的生意,也好起来了。

之前本就不错,毕竟大部分都是时下能用得上的东西,只不过大家都紧张粮食,不敢多花钱,有余钱的,更想去多买点儿粮食存家里。

现在有了活命的机会,大家心情也放松了一些,自然开始准备消费了。

将军府门口。

君舒婉才想起一个问题,“哥,若是霍夫人和将军问起这粮种?我该怎么说?”

“你就说不清楚就行了,小姑娘,哪里懂什么种田呢?”

君舒婉点点头,“那行,我知道了,哥哥回家注意安全,帮我照顾好爹娘,我这边得空就回家。”

“还真跟一个小大人似的,放心,最近家里的男人多。”

都是一帮年轻汉子,家里是安全的。

一路回家,又碰到官兵带着打井的熟手,挨个下乡去给大家钻井去了。

一眼望去,都是大家忙碌的身影,也都是对生的希望。

君秋澜稍微感慨了一会儿,然后回到了家中。

家里,宋熙容正在给儿子做衣裳。

之前已经做了好几套了,这不,那边的天气也开始暖和了,春装得准备上了。

总不能走出门,让人家把儿子看扁了。

“娘,这边的事情都差不多了,儿子最近要去忙活那边的事情了,家里这边,还劳烦你跟宋庭他们一帮人解释一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