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07(1 / 2)

加入书签

怖的产量。

今年有大旱。

百姓家里无存粮,会出大事的,到时候军营这边也得乱。

有了这土豆,百姓就多了一条活命的机会。

朝廷上面是什么尿性,他也是清楚的,赈灾粮若是迟迟发不下来,等边城百姓乱起来,他军营里也讨不到好,边城住了多少军户,军营里多少将士在边城扎根了,这些都不需要过多的赘述。

家里没米下锅了,将士们还能好好跟着他打仗吗?

所以他知道君秋澜又弄来那么多土豆的时候,他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反正他手里已经有一大筐土豆了,这一批种出来,可能解不了今年的旱情,好在他们自己有屯田,有存粮,上头再怎么不靠谱,把军饷扣了又扣,也总能发下来一些。

紧吧一下,也能撑一撑。

他前段时间忙着的都是找水源的问题。

干旱,除了影响粮食的产量,最可怕的还是没水喝。

结果呢,他专门挑选的种田好手,帮他种土豆的时候,说跟他在村里见过的粮种不一样。

而且教下来的种植方式也不同。

比如,土豆育种,每一个芽点,都可以是一枚种子,切开,种下去之后,就能收获一窝土豆。

但是官府发下来的土疙瘩,表皮是泛红的,而且多数是长条形的,跟军营里的有一些不一样。

种植方式更是大不相同,这红疙瘩是用藤秧种植的。

那军农拿不定主意,就干脆上报到霍潋面前了。

今年的粮食事关重要,不能马虎。

霍潋这才知道,村里的粮种和土豆,完全就是两个品种。

而且官府那边也说了,这新的品种叫红薯,耐寒也耐旱,藤蔓也能当个菜吃。

霍潋清清楚楚地记得君秋澜跟他说过,土豆的藤,是万万不能吃的,居然他们一家人,一人就吃了一口,闹了好几天的肚子。

他也时刻记着呢。

想到这些,霍潋差点儿给气笑了。

这君秋澜到底是如何偷梁换柱的?到底是从哪里,悄无声息地弄来这么多粮食的。

他还回府跟夫人偷偷商量了一夜。

他夫人也是想不明白。

特别是府里的君舒婉本就是一位神奇的存在了。

从前还只是养在闺阁里的小姑娘,如何去习得了这么一门特立独行的医术?

那日,君舒婉给钱家的那小子缝合伤口,满手的鲜血,哪怕是生在边城的霍夫人,也都忍不住心肝颤抖了一下。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B?u?y?e?不?是?ì????????ē?n????0?2?5?????????则?为????寨?佔?点

她也看得出君舒婉的手都有些发抖,可她还是坚持下来了,还真把人给救活了。

无疑是给夫妻二人都带来的震撼。

君舒婉给出的解释是从前用这种方法救治过小动物,勉强还说得通,小姑娘嘛,就是有爱心的。

前段时间,君舒婉又研究出一个大蒜素,别看君舒婉的院子离主院远,但那段时间,整个将军府都弥漫着一股大蒜味儿。

没有人知道她到底在研究什么东西。

他们也就是因为缝合的震撼,才想着让君舒婉试试。

谁知道,这大蒜素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震撼,这大蒜素对抗击外伤红肿流脓居然有奇效。

先是妹妹,表现出神异的本领,哥哥这边,又神不知鬼不觉地弄出这么多粮种。

确实是太匪夷所思了。

要说全部都是宋家跑商运过来的,只需要稍微清算一下送到每个村子的粮种数量,以及宋家拉的几十车货物就知道,这完全对不上号。

粮种的数量超太多了,糊弄一下普通人还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