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8(1 / 2)

加入书签

潋继续说,“我不管上面那个人坐的是谁,只要他能给百姓带来好日子,能让每年的军饷如数到账,我霍潋以及十几万大军,任凭差遣。”

他是早就对朝堂不满意了,可是日子还勉强过得去,没有逼到绝路。

可是现在呢?

君秋澜拿出来的粮食,说是高产量,他也能信,但是在旱灾的情况下,产量还能有多少?

又不是家家户户的每一亩田都种满了,一个村子里种的数量,也就是够村民们分一口救命的粮食。

不光不给军营和百姓发赈灾粮食,还要多收取人头税。

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再有一点,边军有多少将士的家就在这里?

就算不是本地的,能来参军的,也都是些贫苦人家的孩子,如果家里人都被逼得活不下去了,他们还如何有心力保家卫国?

上位者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就算他霍潋不站起来,十几万大军也不是他一个人能压得住的。

到时候乱起来,恐怕才是真的民不聊生。

还不如在整个时候,有一位有能力,有公信力,有威望的人站出来,做这个代表,也能以此约束动乱。

最后一个问题,他得到的消息,那老皇帝恐怕不太好了。

若是幼帝上位,后宫干政,外戚干政,是绝无可避免的。

权利,是最能迷人眼的东西了。

霍潋也没有废话,直接把这些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说给了在场的三个人听。

君舒婉不知道说什么好。

理智上,她觉得霍将军说得没错,分析得也没错。

可是从情感上,她更想尊重哥哥自己的决定,她不想让哥哥成为被迫推上位的那么一个人。

段文更是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的脚步,是跟着苏先生走的,苏先生一直就有这样的想法,但君秋澜并不愿意踏出这一步。

只能在一定的限度内为百姓做一些事情。

对段文来讲,只要有了霍潋的支持,君秋澜大可登高一呼,攻城略地。

谋士嘛,有苏先生在,若苏先生这边跟着君秋澜起事,恐怕愿意追随先生的文人不会少。

天下这么苦,还不如去博一个未来。

君秋澜沉默,再沉默,还是沉默。

他何尝没有想过这些问题。

一直以来,他其实都在避免去听京城那边的消息。

当初的事情,说他完全不介怀,完全不难过,那是不可能的,他又不是圣人。

天之骄子,落入泥潭,被人践踏欺辱,连累亲生父母兄弟姐妹。

可这些,都不是他的错啊。

是那位皇帝,强行下旨,把他从爹娘身边夺走,又再有了其他选择之后,将他弃之敝屣。

天下兴,百姓苦,天下亡,百姓也苦。

霍潋一直在等他的一个回答,“从前的太子殿下可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难道你真的愿意眼睁睁看着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吗?你有这样的能力去改变。”

君秋澜叹了口气,“我只是在想,这个天下,真的有必要非得要有皇帝吗?”

一句话,把三个人都给问到了。

段文张了张嘴,没有皇帝,如何领导百姓。

百官代天子牧民,牧这个字,用得有些恶心。

可是也就是这个牧字,说明了很多问题,天下百姓皆为牛马畜生,不需要有太多的智慧,只需要有能力的人,去领导他们。

而领导他们的人是谁呢?

是皇帝。

皇帝英明神武,派下去的臣子,帮他把牛羊放牧得很好,那就是他的功绩,史书工笔,页页歌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