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20(1 / 2)

加入书签

心][比心][比心]

第109章 差别

君郁偶尔跟儿子提起, 说的也是关于书法这一类的。

后期君秋澜也没有再关注这个问题,笔友嘛。

这会儿颜老爷子直接称呼父亲为君先生,君秋澜是真没留意到有什么不对。

也或许父亲跟老爷子交换过姓名了呢?

“颜爷爷喜欢我老师的作品, 他也高兴,每次读您的信件的时候, 他都特别激动,平日里也十分期待。”

这句话倒是没说谎。

文人之间, 书信往来,是一件雅事。

父亲从前就有不少的笔友,都是他年轻的时候,出去游学认识的朋友,天南地北, 一经道别, 可能就是终生都没有机会再见。

书信,就成了他们之间沟通的桥梁。

古时候,车马慢, 兴许一两年才能收到一封信,或许寄出去的信, 再也收不到回信。

但这正是书信往来的一种魅力。

现在父亲跟颜老爷子写信, 那可太频繁了, 至少相较于从前动辄一年半载的, 他们现在基本上三五天就有一封信往来。

他和颜景都是信差。

父亲乐此不疲,偶尔也会提起颜老爷子也是一位学识渊博的老人家,甚至还说过, 如果以后有机会,一定要跟老爷子一起喝杯茶,聊聊天。

只是现在不方便而已。

颜淮又问:“君先生是不是有什么苦衷?书信上问他, 他也不提,你要是知道的话,可以跟爷爷说说,爷爷也是老江湖了,人脉和能力都还是有几分的。”

君秋澜莞尔:“其实都还好,只是有一些特殊的原因,他现在不能出山与您相见,但您要相信,他也是很期待的。”

颜淮心下一沉,但面上不显,依旧是笑呵呵的和蔼可亲的老人。

他跟砚耕先生聊了这么久,自然对这个人是有所了解的。

这个人的学识很渊博,为人也十分豁达。

但砚耕先生很谨慎。

他提出交换微信,以后方便微信联系,那边也拒绝了,说是书信的交流更合适。

他也提出要送砚耕先生一方砚台,问他邮寄的地址,砚耕先生也只说让他寄给君秋澜就好。

但是,一个人就算是再怎么谨慎,日常的一些习惯,是很难改变的,偶尔的书信里,他甚至能看到‘错别字’。

他知道,那不是错别字,应该是避讳皇家某某的名讳。

这几乎是每个古代读书人都会注意的地方,而恰好,这位砚耕先生是偶尔,是的,就算是同一个字,上次有,可能这次就没有了。

显然,砚耕先生是在刻意避免这样的情况,只是偶尔会有疏漏。

今日,他主动提起‘君’先生,也是一种试探。

他和君先生,从来都没有交换过姓名,他称君先生一直是砚耕先生,君先生称他为颜老先生。

他只是之前好奇君秋澜的姓氏,刚好君秋澜的表字又是砚耕先生取的,所以他就猜测砚耕先生会不会也姓君。

君,刚好又是故乡的国姓。

其中代表的问题就很多了。

不光是如此。

这段时间,他把清珩哄下山,用天南地北的美食,把清珩给留在了家里。

从前,他回道观的时候,秉承着对老友的信任,一直以来他也没多问,也没多想过。

但是心中一旦有了疑虑,那问题就多了。

试探过几次清珩的口风,都是语焉不详。

恰好是这样,才更加肯定了他的猜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