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49(1 / 2)

加入书签

西了,甚至能为了一个琉璃杯开一场茶话会,鉴赏会。

玻璃出世,琉璃的市场就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但是,弊端就在于,从前的琉璃稀少,所以价格昂贵。

玻璃,只要掌握好了配方,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都能烧制,流入市场太多,反而就不怎么值钱了。

这也是个必然的趋势。

“师兄,能跟我讲讲其他州府都有一些什么特产这一类的吗?”

“要说陶然同志那边,他们其实盛产煤矿,不过这东西,除了用来冶铁,平时的用处也不大,有钱人嫌弃煤炭的气味太重,一个不注意,还得中毒,他们更喜欢用木炭,穷人更愿意烧柴火,毕竟山里的柴火多,这个也不花钱。”

君秋澜就笑了,当即写下了一个蜂窝煤的配方。

这东西,成本价低,售价低,却也是消耗品。

城里的百姓,也多是靠买柴火,烧水做饭,哪一样能缺柴火?

寻常村民,得空的时候,也会进山砍两捆柴火担到城里去卖。

蜂窝煤,在另一个世界的八九十年代,那可是为无数的普通老百姓提供了日常所需的重要物资。

也就是后来的液化气和天然气逐渐普及了,这蜂窝煤才渐渐退出了市场。

除了蜂窝煤,还有蜂窝煤炉子。

“就看他们是准备把这个东西官营还是民营了。” w?a?n?g?阯?f?a?b?u?y?e?ī???????e?n???????????????????

要改革,百姓兜里也得要有钱才行,要让他们赚得到钱才好。

这挖煤,需要的工人就多了,那么就给百姓提供了工作岗位。

“挖煤毕竟是危险的工作种类,意外抚恤,日常福利,都得要安排妥当。”

“我知晓的。”段文看着两张配方,也是感慨,“都是好东西啊。”

蜂窝煤,官营,那就是官府出面做这个生意,只要把价格控制好,利润虽然低,却是一门长久的生意。

民营的话,似乎也很不错。

挑选一些合适的商户,直接把配方卖给他们,当然了,蜂窝煤的定价,还是要定死才行,不能让商户拿着这种东西牟取暴利。

他们最根本的想法,是要惠及民生的。

“此时我会去跟陶大人沟通的。”段文说:“另外那个张大人,他们那边的药材倒是挺出名,销往全国各地,不过,这大多数药材也是野生的,数量就只有那么多。”

就算日日采集炮制,把山林都给薅秃了,那也不可能让全民致富。

君秋澜又笑了一下,写了一张经济作物的发展与规划。

药材,那就是经济作物,只要了解药材的生长习性,他们大可以人工种植。

不占用现有的农田,鼓励百姓开荒种植,只要官府出面约定收购,那对于农民来说,就是一笔固定的收入。

哪怕一户人家就种半亩田的益母草,到收获的时候,也能有一笔收入,比起养鸡养鸭,靠那几个蛋增添收入情况要好很多了。

相信会有农人愿意去尝试的。

到时候官府出面收购,办一个厂子,统一炮制,销售,又给百姓提供了岗位,官府也多了一门营收。

? 如?您?访?问?的?w?a?n?g?址?发?布?y?e?不?是??????????è?n???〇?Ⅱ?5?????o???则?为?屾?寨?佔?点

段文连连称赞,“经济作物,这个词用得好啊,还有之前让软老板送去外地种植的棉花,是不是也算是经济作物?”

君秋澜颔首:“这些经济作物,是直接能给百姓提供收入的,到时候师兄跟张大人那边确定一下,大致需要种植哪些品种的药材,我这边也好去查阅资料,再给他们一份最科学有效的种植方式。”

“好好好。”段文高兴得合不拢嘴,然后又继续说:“还有那位王大人的州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