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75(1 / 2)

加入书签

句话。

“原来是咱们六元及第的状元郎啊,苏大人别来无恙。”

也是没想到,这家伙居然还活着。

当年苏长寻在朝堂上叱咤风云的时候,金国舅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京官儿。

也就是他姐姐容貌姣好,被选进宫当了妃子,又恰逢有几分手段,他才能平步青云。

苏长寻也不跟他废话:“既然是来送粮草的,草民倒是想替边城的百姓问一问,今年的旱情如此严重,朝廷为何一点赈灾粮都没送过来?”

这就是祸水东引了。

此话一出,百姓们的脸色都不太好看。

他们也反应过来了,今年如果不是段知府弄来了红薯,又减免了税收,还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呢。

朝堂居然在这种时候,毫无作为。

百姓们窃窃私语。

有胆子大的百姓,躲在人群中:“是不是你们这种贪官污吏把咱们的救灾粮食给贪污了?”

法不责众。

今天还有霍潋和段文在这里,料想金国舅就算是再怎么气愤,也不敢做过分的举动。

一经煽动,百姓们的情绪高涨,七嘴八舌地就骂起来了。

骂税收,骂朝堂不作为,骂贪官污吏,甚至还有人骂皇帝的。

金国舅身边的护卫拔出佩刀,护在他身边,却也不敢把刀对准百姓。

这毕竟是霍潋的地盘。

可金国舅仿佛是个傻逼,“年初就让你们交的人头税,边城和临近的几座州府,都没能如数上交,原本就欠着朝廷的人头税,现在不追究你们,便当作是给你们赈灾了。”

再说了,他一路过来,这边虽然干是干了点儿,也不像极度干旱的模样。

他不说这话还好,这话一说出口,百姓们更是忍不了了。

段知府把这个事情给按压下来了,没让他们交这个人头税。

但是不代表他们一点消息都没有。

总有人在外地有七拐八拐的亲戚,这些消息,一通百通,所以还是有不少老百姓的心中是有数的。

当即就有人扔了个臭鸡蛋过去。

“要是真收了这人头税,您这位从京城来的大官,今天看到的,就只有一座空荡荡的边城。”

这话不假。

收人头税的时候,必定要死不少的人,老人自愿赴死,婴孩懵懂被爹娘处置。

但这个人头税还是要交。

交了这笔钱之后,面临干旱,他们哪里还有钱去买粮食囤积?

别看有红薯,后期的粮食也收获了。

但是住在城里的百姓,也总有一些没有土地的,他们就只能靠买粮食吃。

烂菜叶子,泔水,全部都往金国舅的车队招呼。

金国舅也只能无能狂怒。

直到他再也忍不了,拔出了自己的佩剑,霍潋才假模假样地带兵上千组织。

“真是不像话,金大人是京城来的大官,是给咱们战士押送粮草来的,不可对他不敬……”

他不痛不痒地批评了百姓几句。

金国舅:“霍将军,还不把这些刁民都给本官抓起来。”

“金大人消消气,咱们这,穷山恶水出刁民,也没法管啊,而且,他们还有不少子侄都是在军营里当兵的,要是把战士们的亲人都抓起来了……”

谁他妈还去打仗?

段文也忍住了笑意,一脸愧疚地抱拳躬身挤过来:“金大人息怒,金大人息怒啊,今日之事,下官一定给您一个交代。”

就是这个交代必然不是金国舅想要的交代罢了。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布?页?不?是???f?ǔ???è?n?Ⅱ??????????????????则?为?山?寨?站?点

金国舅知道强龙不压地头蛇的道理,愤恨地哼了一声:“还不带本官去沐浴更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