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1(1 / 2)

加入书签

丰盈唇瓣上,喉间干涩,明明喝了不少水,也压不下心头这股渴意。

恰在此时,几个好手抬着箱子入内。

这便是裴照野从覃家内偷出来的东西了。

下山前他特意嘱咐了两个善水性的手下,把埋箱子的地点告诉他们,让他们入水打捞,又派一队人岸上接应。

此刻抬回来,骊珠才发现这竟是一口半人高的大箱子。

打开一瞧,金银财帛,玉器琉璃,还有许多珠钗宝石,塞得满满当当。

“……难怪你伤得这么重!这么重的东西也搬,就该让你再多痛一痛!”

骊珠简直想打他。

生死攸关呢,还惦记着别人家的金银,也不知该说他是睚眦必报,还是贪财不怕死。

闻讯进来的其他人也被这满目金光震了震。

裴照野微微笑道:

“我皮糙肉厚,痛一痛有什么要紧的?还不如换点实际的东西——虽说这些对公主而言肯定不值一提,但公主一路为我奔波操劳,勉强算个心意吧。”

玄英看了眼骊珠道:“这可不算不值一提,对吧公主?”

骊珠没吭声,但似乎想到了什么,神色有些不悦。

裴照野目光在两人间打转。

“怎么回事?”

骊珠重重哼了一声:“意思就是,我没钱了!”

这几日东奔西跑,又是筹措粮食赈灾,又是收买萧其沅、安抚雁山军,还有行路种种开销。

刚从雒阳公主府库内送来的那些钱,只在骊珠手里过了一遍,顷刻就如流水般花出去了。

没想到裴照野听完居然还笑。

坦白说,裴照野确实挺高兴的。

虽然他希望公主能早日独当一面,担得起事,但这种小事上,没有哪个男人不喜欢被心上人依靠,他也一样庸俗。

“那你现在手头还有多少?”他问。

骊珠充满怨气地报了个数。

“……你这什么表情?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这一趟,应该也把红叶寨的家底掏得差不多了吧?”

“就算掏空了家底,以红叶寨所占盐池之利,奉养公主这几个人倒是不难。”

红叶寨的账,他心头有数,倒是公主府的这个账……

裴照野在心头默默算了算,有些意外。

“不应该啊,公主食邑两郡,你平日开销又不奢靡,就算筹粮消耗不少,但这不是只筹了五万石吗?怎么这就没钱了?”

骊珠没吭声,倒是玄英趁机告状:

“公主虽食邑两郡,可架不住有人在背后瞒报人口,兼并田地,收不上税,公主又哪儿来的食邑可享?”

裴照野面上笑容冷淡了几分。

骊珠也生气。

但她气得不只是有人偷她的钱,而是以小见大,她若收不上食邑,国库自然也收不上税。

税不够,朝廷如何维系百姓民生,国家安定?

裴照野问:“公主封邑在何处?”

玄英答:“两郡都在绛州境内。”

——睢南薛氏。

绛州境内,薛氏独大,何况薛氏在朝中也势力不小。

所以当初明昭帝才不得不树立一个尚书令覃敬,来与薛允分庭抗礼。

还好骊珠最擅长的就是忍和熬。

她想了想道:

“食邑的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先去雁山征兵练兵,让流民军在绛州站稳脚跟,其他的,日后再徐徐图之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