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4(1 / 2)

加入书签

书时,大约从未注意过作者的姓名。

笑吧。

待会儿他就笑不出来了。

第72章

骊珠所说的乌桓军情是从神女阙的守军处传来。

——两日前, 滦山口外,北越王麾下谋士蒋冲,与乌桓部落一名首领冒彻小范围寇边,掳走南雍女子约二百余人。

春天到了, 乌桓部落以良马换妇人, 繁衍生息, 以求部落壮大。

北越想要乌桓的马匹,又不想拿本国的女子去换, 便想到了趁南雍内乱之际寇边。

只抢一波便跑, 南雍内斗都来不及, 哪里有空为几个女人大动干戈?

骊珠知道他们的决策没错。

因为前世绛州和云州此刻的确打得如火如荼, 根本无人会理会北越的这点小动作。

“……覃戎刚刚攻破辽郡最后一座城池, 正忙着清点战利品, 休养生息, 他是顾不上云州边防的。”

雁山大营内,带着二十多名郡学学子而来的谢稽围在沙盘前,与骊珠裴照野还有几位校尉, 望着沙盘上的地势道:

“至于绛州的守备军……薛丞相丁忧归来,路途遭遇三次截杀,绛州守备已去接应薛丞相, 不提也罢。”

众人虽没言语, 但彼此看来看去,眼中俱是隐晦的愤懑和恐惧。

一州守备,竟当成自家私兵随意调动。

什么丞相?

只怕出雒阳时还是薛丞相,到了绛州就要成主公了。

谢稽神色平静,徐徐道:

“镇守神女阙的五万守军,是边境的定海神针, 不能分散兵力,所以,证明流民军价值的时机,就在此刻。”

“……可军报中不是说,蒋冲和冒彻的人马,足足有两万吗?”

一名女学子谨慎出声。

骊珠与她细细解说:

“一则,我们并非要打退这两万人马,只是突袭营救俘虏。”

“二则,他们这个月来陆陆续续劫掠了不少地方,战利品丰厚,正是兵骄将傲之时,恐怕只一心归家,无心大战,若能扰乱他们的军心,即便一万两万,打散了都不足为惧。”

众学子了然颔首。

谢稽看向骊珠,神色平静,语调却有隐隐的赞许:

“公主所言不错。”

清河公主虽不上阵打仗,却要审时度势,掌控全局,要是对行军打仗一无所知,绝非明公。

“——不知裴将军是否已有良策?”

话头一转,落在裴照野身上,他缓缓掀起眼帘。

这几日在郡学内听这些经师祭酒授课,丹朱和吴炎他们大字不识,被拉去单独开蒙。

他和顾秉安倒是能跟上。

只是,在裴照野看来,大部分经师讲的那些东西,纸上谈兵居多,真等上了交战地,七八个他们垒起来也不够打的。

而这个谢稽嘛……

讲得倒是比那些人有点东西。

但有多少东西,不上战场是见不出真章的。

裴照野虽总是一副看谁都像看狗似的嘴脸,但心里却有杆秤。

他不信这个谢稽,但却不得不信骊珠。

她奉他为大儒,拿最高规格的礼仪待他,即便这个谢稽与薛家人往来密切,她也毫无怀疑,时常往返于郡学,事事咨询他的意见。

……仗着自己有点仙风道骨的风韵,读过几本破书,就把公主勾得五迷三道。

裴照野有心试一试此人深浅,更不会大意分毫。

他垂眸,抽出腰间佩剑指向沙盘:

“三路人马,一路佯攻吸引主力,一路率轻骑突袭,最后一路,俘虏脚程慢,必须有大队人马断后,否则前功尽弃——时机最好选在他们准备拔营离开的前夜,届时大营管理混乱,军士归心似箭,最好突破,谢先生以为如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