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7(1 / 2)

加入书签

被张德全当做错误揪出来。

他想:主任都没看出病人的异样,他一个住院医师能有什么办法。

相较于张德全的苦涩和李启华的无奈,杨国华和孙思魏此刻终于有了一种“果然如此”的滋味。

对嘛!这才是陈大夫看诊时该有的模样。

陈茵将手轻轻盖在梅月的手背上,轻声安抚道:

“家属别紧张,我只是例行询问即可,杨先生的病情并没有到药石无医的程度。”

此言一出,杨昊和梅月的心瞬间放回肚子里。

尤其是梅月,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借着陈茵双手的力道缓缓站直身体,侧过脸,随意擦了擦被吓出的汗水,轻轻吐出好几口慌乱的气息。

当她情绪平稳后,有些狼狈地笑了笑,“陈医生,你看出什么了,尽管说出来,我和我老公一定按你说的照办。”

看到患者愿意按照自己说的办,听话的患者没有大夫会不喜欢。

随即,陈茵将自己的诊断道出。

“经过诊断,杨先生的舌苔厚腻,加上其他的一些表现,考虑为寒湿凝滞。加之他脾气变化大,我们中医常说肝主一身气机,所以杨先生还伴有肝气郁结。也就是肝郁脾虚,寒湿凝滞证。”

虽然杨昊和梅月听不懂这些乱七八糟的学术语,但是看着陈茵侃侃而谈的样子,两人情不自禁地点头赞同。

此刻,张德全也意识到自己忽略了一些小问题。

毕竟情绪病这种说法,在他新研究的课题中,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并没有中医之间的那样敏锐、明显。

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西医是按照两种病来治疗的。

所以他下意识地忽略了一个人的情绪,实际上对病情有着很大的影响。

由于患者住院之前,还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和糖尿病史。

于是,在斟酌病人的治疗方案和用药时,他考虑的事情非常多,有些瞻前顾后的表现。

用药上,也没有直接下一剂猛药,而是选择看每日检验数据的变化,不断推进治疗进度。

这样一来,患者病症未解,心情越发烦躁,或许正因如此,还加重了在临床上某些指标的变化程度。

此刻,张德全心中一直信奉的理念隐隐出现一丝裂痕。

杨国华见情势往自己这边一边倒,脸上的笑容再也藏不住,乐呵呵地看了张德全一眼后,催促道:

“小陈,既然你已经找准病因,觉得针对杨先生的病症,开什么方子比较好。”

“痛泻要方对症。”陈茵回道。

“好!痛泻要方由白术、白芍、防风、陈皮组成,四药相合补脾泻肝①,极为对症。”

杨国华情绪激扬地说,一只手还朝着孙思魏的位置不停点动,示意赶紧在病历本上记下来。

说完应该喝的药,陈茵立即补充道:

“除了需要喝痛泻要方,杨先生还需进行针灸治疗,解决他一直腹痛的问题。根据辩证,用健脾调神针刺法。”

话音未落,她看了一眼明显沉浸在自我情绪中的张德全,又看了孙思魏一眼,话锋一转。

“我相信市中医院应该有不少针灸大拿,这里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此言一出,杨国华顿时想要反驳两句。

但他抬眼时看见患者两眼放光盯着陈茵时,瞬间明白自己玩脱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