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9(1 / 2)

加入书签

奈地摇摇头。

陈茵将手里的名片在抽屉底部,转身开始准备今天的午饭。

柳梦溪待在一旁烧火帮忙,灶房里除了火花爆炸时的噼里啪啦的声音,就是她被香味诱惑到时发出的鼻子吸气声。

等吴冬梅带着满意的相框回家时,陈茵和柳梦溪已经准备好饭菜。

饭后,三人一起将锦旗装裱好,摆放在医馆最显眼的位置,保证每一个进入医馆的人都可以一眼看见锦旗。

可以说这个目的很成功,因为就在齐闻仲回到医馆的第一时间,就发现了锦旗的存在。

红和黄的配色在医馆棕色的主色调下格外瞩目。

齐闻仲刚进门,就被对面的浓烈色彩吸引视线,他一边靠近,一边默默念出上面的字。

吴冬梅看到他的小表情,脸上不禁流露出满意的笑容。

最近几天,只要出现这样的画面,她就控制不住的笑意。

这不?齐闻仲刚走到面前,吴冬梅就迫不及待将锦旗的来处说清楚。

听着她嘴里描述的热闹场景,齐闻仲恨不得自己就在现场,心中再一次对自己不能随时待在医馆感到厌烦。

脑子里已经开始计算这个学期还有几天,期待能够长时间待在医馆的那一天。

面对伯母得意的口吻,齐闻仲丝毫不吝啬地夸赞起来。

“茵茵姐的医术这么好,早就应该收到锦旗。伯母,依我看,应该先把医馆的一面墙整理出来,往后说不定锦旗都不够位置挂。”

“哈哈哈哈!”

想象到哪种画面,吴冬梅忍不住笑出声。

笑声传到诊室里,陈茵和柳梦溪无奈地对视一眼,不知道说什么。

自从锦旗挂上之后,两人的耳畔笑声不断,已经成了医馆独特的一道风景线。

几乎每一个进门看病的人,都会在抓药的时候迎来吴冬梅的笑声。

对于母亲的乐趣,陈茵不做打扰,继续看诊。

只是这一次母亲和齐闻仲聊天的时间格外长,直至陈茵两人结束看诊也没有停下。

眼见没有其他病人上门,几人一起处理药材,一边谈天说地。

有了前几次的经验,几人准备药材的速度很快,翌日一早顶着萧瑟的寒风出门。

等一行人走到青山村,浑身发热,额头都是汗珠。

李春禾看到外孙女一行人狼狈的模样,连忙招手几人进入灶房取暖,烘干身体的汗水。

“快快快!先进屋,我给你们煮碗姜汤驱驱寒。”

说着,外婆立即忙活起来,不给陈茵几人一点拒绝的机会。

受了寒气,喝一碗姜汤驱寒正好。

坐在炉子旁,不一会儿身上的汗水就干透了,三人穿上外套,喝完姜汤,已经完全从疲惫的状态中恢复过来。

和上次一样,几人刚到达村支书家的人就上门打听消息。

确认过义诊的具体时间后,立即带着消息回去安排。

只是这一次上门的人并不是吴玉树,而是村支书家的吴玉莳。

陈茵忍不住好奇地问了一句,得知因为大舅家决定种植中药材,支书爷爷家跟上之后,支书爷爷家的中药材种植都托付在吴玉树身上。

显然是希望吴玉树可以通过掌握种植技术,往后带着村里人一起挣钱。

一想到玉树哥一个年轻小伙子一直待在村里,为的就是继承支书爷爷的愿望,有此安排,并不是很令人意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