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1(2 / 2)
“诶!你们看!”
“车上的是陈大夫对吧?”
“哇!县医院总算是把陈大夫给我们还回来了。虽然去县医院也不是太远,但是我还是喜欢陈大夫待在镇上看病的日子。”
“谁说不是呢?陈大夫一回来,我都觉得镇上安心不少。”
……
不多时,镇上居民们的目光随着卡车的移动,一直来到惠民堂侧门。
除了大门和后门,医馆还在左边留有一道侧门,供大家平时行走。
像是现在还未正式开始营业的时候,走侧门就非常方便。
司机看到惠民堂的变化,忍不住感叹道:“陈大夫,你们家医馆修的可真好!”
“和上次离开的时候比起来,简直就是脱胎换骨。”
陈茵笑笑没说话,拒绝街坊邻居们帮忙搬东西的好意后,将保存好的药材搬到一楼新装修的药房。
刚跨入新医馆,柳梦溪看着能把自己模样照出来的地板,忍不住夸赞道:
“我感觉现在的瓷砖都能把人看清楚!到处都是白色,看起来就干净整洁。”
其他人也纷纷跟着一起表达心中的震惊。
“还有药房,这么大!可以保存多少药啊?”
“你们看!在院子里还有两部电梯,以后上楼路都不用走了。”
听到这个声音,所有人都朝着院子的方向看去。
新的惠民堂是个简单的“回”字形结构,因为占地有限,为了保障患者的治疗和休息,中间区域的小花园种植花草树木,还建有一个小型的喷水池。
齐闻仲提到的电梯,正是建在小花园左右两侧,这是前期并未提及的内容,应该是孙明颖的自作主张。
不得不说,这个自作主张对医馆更为便利,就是不知道花了多少钱。
随即,陈茵一行人对医馆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参观。
发现除了电梯之外,医馆并没有其他多出来的东西,一切都和设计师描述的一模一样。
按照规划,医馆一楼是挂号区、药房和食堂。
前面是负责医药费的收缴、抓药和熬药;后面是负责患者和医护人员用餐的食堂。
没错,现在的医院面积宽裕,总算是可以提高熬药的这项服务。
二楼就是各个大夫的诊疗室、办公室,医馆现在也就两个执业医师,一个进修医生和一个实习医生,隔出来的诊室和办公室明显多很多。
三楼到五楼暂时定为病房区,房间很多,后面有新的安排可以及时修整。
六楼则是留给医护人员的休息区,房间格局和下面的楼层都不同,基本上都是一室一卫的宿舍,除了陈茵和母亲的房间。
一路逛下来,就没有一个人不夸赞新医馆的漂亮。
但是一个大问题也接踵而来,那就是医馆的人员问题。
就目前而言,就算是只招最少的人,那也需要十个人。
挂号一个,抓药两个,熬药一个,食堂两个,保洁人员四个。
以上和大夫息息相关的护士都没还没计算在内,不然陈茵也不知道具体要招多少人。
柳梦溪看了空荡荡的新医馆,无奈地说:
“茵茵,现在新医馆那么大,人少了可不行。没想到,一年前还是我们去应聘,现在就轮到我们招人了。”
“其他的人还好说,只要是读书认字,应付起来都不难。但是护士,在镇上招人,估计有点难办。”
周雪问的话就是陈茵现在最担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