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56(1 / 2)

加入书签

齐闻仲看了忍不住睁大眼睛,迅速将其转移到自己身边,从中掏出有用的问诊记录。

随即立即放在陈茵眼前,供她参考。

在县医院的这段时间,他们不知道看了多少外地而来的病人,不约而同都想要向陈茵展示检查记录。

但是这些记录,对于一个恪守传统中医之道的人来说,基本上是无用的。

齐闻仲他们每每遇见,都会迅速将其移开,迎接来自患者和家属不赞同的目光。

他知道,对方很快就没有心思关心这些。

陈茵简单地扫了一眼在最基层的医院进行的问诊记录,追问道:

“上面写到,孩子刚开始是因为贪凉受寒所致的失语、上肢无力是吧?”

“是的,陈大夫。秋末初冬,孩子看日头大,就晒了点水洗澡,虽然不是很热乎,但洗澡也没问题。”

说到这,李婉也怨恨自己为什么要贪那一次便宜。

“以前也不是没有过,可就偏偏那一次洗过之后,孩子突然不会说话了,还一直抬不起胳膊。过了几个小时,除了口吃之外,也没有什么奇怪的表现。”

“刚开始我们夫妻俩都以为是孩子在作怪,可当晚孩子就高烧不退,去医院打吊瓶才好的。之后就陆陆续续出现呕吐、浑身发抖的情况,完全不受控制。”

“为了孩子,我们从县里辗转到市区,又转到省里,还是没有治好。之后听到其他患者提及您的名字,抱着尝试的心态,特意从邻省赶来。”

李婉说话的时候,孩子父亲将孩子轻轻举起,让陈茵看清楚孩子的情况。

说实话,仅仅依靠进门后的观察,似乎无法看到家属所说的情况。

陈茵看了孩子一眼,继续追问道:“孩子一般是什么时候发病?”

闻言,夫妻俩疑惑地对视一眼,不明白大夫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

李婉仔细回想孩子发病时的情况,眼前一亮,迅速答道:

“孩子一般都是午饭前后发病,呕吐,上身剧烈抖动,我们两个大人都无法控制。可说来也奇怪,即使午饭前发病,孩子的食欲也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也是因此,不少医生看后,都觉得大概率是孩子的脑神经出了问题,暂时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手段。”

说完,夫妻俩悲从心来,双眼含泪地看着陈茵,希望她能给出解决方案。

陈茵微笑着回应两人的期待,“也就是说,孩子除了发病的时候看着有异之外,其他的一切正常。”

“没错!没错!孩子除了发病,其他的和以前没什么不一样,吃好喝好,玩起来也尽兴。”

“我看孩子穿的多,平日里应该怕冷吧?”

“陈大夫您这都看出来了,其他医生还以为孩子体质偏凉,冬日一定要穿这么多呢。”

此刻,李婉夫妻俩对于陈茵的医术信心更足。

接下来的时间里,陈茵继续提问,辨证,将孩子身上的所有症状都找出来,抽丝剥茧。

她将记在纸上的所有内容一一查看,抛弃看似有用的真武汤,更换为李老多年经验所拟的桂枝汤加减、泽泻汤、小半夏加茯苓汤。

“依我看,孩子得的应该是痰饮之证。需要先解表发汗,再温补肝胃,最后再除去痰饮所导致的痞、呕、眩①。”

“痰饮,”夫妻俩找了这么多的医生,还是第一次听到类似的字眼。

? 如?您?访?问?的?w?a?n?g?址?发?b?u?y?e?不?是?ⅰ??????????n????????????????o???则?为?山?寨?佔?点

虽然两人不知道这一次是否能够看好孩子的病症,但是看着陈茵胸有成竹的模样,不自觉增添信心。

李婉激动地从陈茵的手中取过药方,就想要起身离开给孩子抓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