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78(2 / 2)

加入书签

李武听到好友后人竟然是因为这种原因没有回到京市,一时间感慨万千。

既然已经大致确定陈茵就是决明兄的后人,他只能将往事娓娓道来。

从李老的口中,陈茵总算是了解当初父亲独身一人来到青山村的原因。

因为那场风波,中医被定性为封建糟粕,除了极少一部分得到保全,大部分都需要进行改造。

原本陈家也属于得以保全的那部分,只是需要回到故乡,不再从事相关职业,静静等候改造成果即可。

但当初的陈家因为是御医传人,医馆来往都不是寻常人,积攒了不少的家业。

后辈们有苦心钻研医术的,自然也有躺在功劳簿上混吃等死的。

当初父亲的大哥就属于没有天分,又不愿意苦学,一听说医馆要歇业,往日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

为了继续维持光鲜亮丽的生活,直接一个举报,惠民堂分崩离析。

陈决明无法接受来自儿子的举报,坚持的心气顿时散了,被送走途中身亡。

父亲陈南鹤作为小儿子,无奈听从父母的劝诫断绝关系,得以保全,从此消失在京市。

“其实当初事态恢复正常之后,陈家恢复名誉,有人专门根据当初知情下乡的地址联系过陈家后人。或许是当初的经历太骇人,你父亲并没有同意回来。”

“我当初还小,并不清楚。”

陈茵怎么也想不到令父亲担惊受怕这么多年的罪魁祸首竟然是自己的亲兄弟,她的亲大伯。

这一刻,陈茵的世界观再一次遭受攻击,忍不住在心中感叹:

很多时候伤害你最深的人往往是最亲密的亲人!她前世何尝不是?

“唉∽”

说起往事,世事易变,李武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

他沉默良久,静静地看着陈茵表情的变化,却只看到眼神中一闪而过的黯然,很快恢复正常。

李武想到老友,如果对方知道自己的后人天资卓绝,有一手不输自己的医术,肯定会得意洋洋地炫耀。

很快,他忽然想起另外一件更需要陈茵注意的事。

“你是决明兄的孙女,我就叫你一声茵茵。”

陈茵对上李老满是温情的目光,回了一句,“李爷爷。”

“好好好!”李武得意地朝其他人抬了一圈下巴,心急地将刚刚想到的事说出来。

“茵茵,你来京市,有没有看到惠民堂的招牌?”

“前些天逛街的时候看到了一间,我因为父亲的来处有些怀疑,只打听到一点浅显的信息。”

“说来京市的惠民堂,我就一肚子气。”

李武一向稳重的人说起这事都忍不住变得暴躁,京市的惠民堂就是一本糊涂账。

“你敢信,现在的惠民堂就是当初举报你爷爷的大伯办起来的。”

“什么?”

“整个京市你们陈家只剩下这最后一脉?你大伯仗着找不回你爸,死皮赖脸,不许你爷爷的徒弟借用惠民堂的声誉,自己觍着脸反倒办起来了。不仅如此,他还……”

听过李爷爷的描述,陈茵不得不承认她这个没有人性的大伯,真的是脸皮和城墙一样厚。

幼时不学,只记得几个陈氏古方,就借用陈氏后人的名号把惠民堂重新做起来。行事风范与惠民堂的行医宗旨背道而驰不说,还死皮赖脸借着平反的风声,强行将惠民堂御医传人等一系列名号占为己有。

陈茵一想到爷爷和父亲的心血就这样被小人强占,心中的怒火差点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