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2(2 / 2)

加入书签

不能说是很差,实际上,根本没办法用好或坏来形容,一定要找个词语来描述的话,应该是“避之不及”。

索菲似乎非常不想见到她。

在医疗中心慰问受伤者的时候,起初,索菲的状态还很正常,直到为了表现白塔高层对暗区扩张一事的关心,简单探查过她的精神图景之后,索菲就变得不太对劲,没聊几句,就匆匆结束了这次慰问。

说起来,之前,伊戈尔也说过,在她刚抵达白塔的时候,就是索菲坚称她很可能被污染,需要关进封闭病区观察。

沈希真当时没有把这个信息放在心上,主要原因是觉得这并不奇怪,总指挥本来就应该比其他人更加谨慎一点儿,怀疑她也是正常的。

但现在看过了那段记忆,再想起当时索菲的态度和这件事,她不得不开始相信这里面明显还有隐情了。

可是,更奇怪的是,除了第一次见面之外,索菲对她的态度都很好,用“很关照”来描述绝对不算过分。

不仅安排好了她在学院里的所有课业,还很早就在白塔静音层留出了位置,并告诉她不想出外勤就可以不去,其他的各种方面,也都是大开方便之门。

白若和她交情再好,也不至于假公济私,一向很注意分寸。

索菲却是真的偏私,虽然见面的时候从来没有表现出越线的亲密言行,但各种安排都有明显的偏心,很长一段时间里,沈希真都为此感到非常不安。

一直到索菲坠楼的前几个月,这种偏向才逐渐消失,来的莫名其妙,走的也莫名其妙。

沈希真本来应该很疑惑的,但那一段时间,可能是她在白塔待了太久,为了满足“不见到任何白塔高层,隐藏好秘密”这一根本要求,情绪锁终于兢兢业业地工作了一回,把这份好奇心压下去了。

再往后,就传来了总指挥坠楼身亡的消息。

现在,坠楼一事已经过去一年,再要弄清索菲之前态度转变的原因,就变得非常困难了。

沈希真仔仔细细地想了一会儿。

出于直觉,她总觉得“弄清自己的异常”和“弄清索菲的异常”其实是同一件事。

从这个前提条件来看,也许,最好还是从前者入手吧。

将这些尘封已久的往事都回忆过一遍之后,沈希真终于把注意力转回到了自己身上。

这一次,她总算没有机会再去考虑精神分裂这种可能性了。

凭借在心理学方面的浅层知识,沈希真记得副人格是可以独立思考的,做出这种逼人自杀的事情倒也不算难,但绝不可能进行如此完美的善后:

占据她的意识,办完了这一件堪称法外狂徒的私事,还能用第二道锁来封闭记忆,不让她察觉到——无论怎么想,都只有向导才能做到吧。

这是外来的力量,还是说,有什么东西藏在她的精神海里?

……从内部取代可要简单多了。

想到这里,沈希真顿时觉得有些毛骨悚然,连忙按住太阳穴,又研究了一遍脑子里的锁。

她本来以为这也是一道情绪锁,但揪住残留部分仔细分析之后,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精巧的东西。

这是一道非常传统且常规

的记忆封闭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