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78(1 / 2)
些话由她口述,陆淮执笔,很快便写了出来。
看着那一篇《拒和亲辩论立场辞》,林知清深吸一口气。
陆淮将其读了一遍后,连林泱泱都不由得称赞:“妙,实在是妙!”
事情进行到这里,报纸接下来的制作就非常简单了。
三日后,第一批正式报纸问世。
西市的张屠户一大早打开门,便瞧见门口不知被谁塞上了一张纸。
他拿起来一看,不由得挠了挠头:“这是什么玩意儿?看不懂,不过这纸张摸着倒是舒服。”
说着,他将纸张放到了案板下头,省得擦桌子了。
张屠户的肉一向是极好的,一上午便被采买一空。
待他忙完以后,开始收拾之时,却发现那纸张已经不见了,转头一看,自家女儿正坐在桌边,拿着纸张爱不释手。
张屠户皱眉,张口呵斥道:“死丫头,你还不去干活!”
张屠户的女儿不情不愿地站起身来,将纸张塞在腰间,随后挎着装满肉的篮子向着一家富户走去。
到了侧门处,她轻车熟路地敲了敲门,立刻有丫鬟出来拿肉。
随后,那丫鬟看到了张屠户女儿腰间的纸张,不由好奇,将纸张拿了过来。
待看到上头的内容以后,丫鬟眼前一亮,给了张屠户女儿几个铜板,将纸张买了下来。
她爹乃是童生,曾教她识了几个字,不过后头因为科考缺钱,将她卖进了大户人家做丫鬟。
看到“沛国公”几个字,她便迫不及待到了主院,将手中的纸张交给了大丫鬟。
大丫鬟听到这纸张上写了沛国公,立刻拿进院子,交给了小姐。
那小姐一开始还不以为意,直到看到“沛国公对儿媳标准”的字样,立刻来了兴趣。
而这,只是冰山一角。
当这小姐用一下午的时间将报纸看完以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晚膳时分,家中谈论起了和亲之事。
眼见席上男子皆认为和亲可行,对他们这样的商户之家有利,小姐想到了那“报纸”上关于和亲之事的讨论,当即张口道:
“爹,和亲表面是大盛得了五座城池,可从长远来看,若是大梁出尔反尔,大盛这头的大人们为了女儿的安危,定然不愿交战。”
“另外,大梁若是将关税翻倍,对我们这样的商户来说并不是好事。”
“妇人之仁,大梁顾及着大盛兵强马壮,定然不会生事。”席上男子开口:
“再者,那些女人嫁过去,本就要笼络大梁君主之心,若是她们做不到,也只是她们没本事!”
两种不同的看法一下子碰撞到了一起,谁也不肯让步。
同一时间,这样的场景不仅仅发生在一处。
一开始,报纸的出现确实引起了许多人的兴趣。
不过,大家的目光主要是集中在那些官员的私事上。
也有人慕名而来,专门向他人讨要报纸,为的便是那几条官员八卦。
但很快,随着报纸越传越广,众人的话题逐渐成了“到底应不应该和亲”。
报纸上呈现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应该去有的认为不应该去。
这完美地契合当下的情况,两种不同看法的人出现了很大的矛盾。
随着时间流逝,盛京城中甚至有人专门搭擂台,仿照报纸当中的“辩论赛”,供人讨论。
不到半月,辩论赛便已经遍布京中的茶馆戏台,甚至将说书先生的风头都压了下去。
听别人的故事,哪有自己参与过瘾?
待报纸中八卦版面的几位主角得知自己的私事现于人前之时,场面热闹得很。
尤其是忠勇公,他的夫人乃是出了名的悍妇,得知忠勇公在外头养了个小的,闹了好几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