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98(1 / 2)
雁门关,箭险些穿了肺也没退一步,当时的他定然想不到,如今我们要将好好的姑娘送给手下败将,维系和平。”
她身后的女子们身姿笔挺,面色坚决。
林知清再度开口:
“大盛的安稳,该是将士们在战场上打出来的,不是姑娘们用嫁妆和眼泪换的。”
“若是大盛的将士们不愿冲锋陷阵,我等女子可披麻戴孝,亦可披坚执锐。”
“那五座城池我们可亲手拿回来!”
“臣女言尽,只求殿下——让盛京的柳,能好好长在盛京的土里。”
她的这番话一出口,万籁俱寂。
但很快,百姓中有女子抹了抹眼泪。
哭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身影前赴后继,加入了林知清的队伍。
“一寸山河一寸血!”
林知清站立于最前方,声音清冷而坚定:
“若是你们男儿不敢保家卫国……”
“我们女子上!”
其声斩钉截铁,有视死如归之气魄。
男子不保家卫国?
女子上?
城楼之下尽哗然。
“我愿请战,马革裹尸!”
“战战战!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我一息尚存,哪轮到女儿挡我身前!”
不管是年轻还是年老的男性将士们,一个个要么听得义愤填膺,满脸怒气,要么羞愧地低下了头,但都不约而同发出自己的声音。
百姓们的哭声和高呼呐喊之声更是融为一体,愤怒、悲哀、决绝等不一而足。
整个场面沸反盈天,如山崩海啸般宏大澎湃。
在这之中,大梁使臣犹如雨中浮萍,缩在马车上不敢动弹,神色惊惧,显然是被吓得肝胆俱裂。
一些靠得近的人还能听到“两朝不能打”、“大盛太恐怖了”、“不可能打赢大盛”这样的话语。
不过这些话语淹没在了民怨沸腾之下,无人在意,也翻不起风浪。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现在打与不打,不是大梁说了算。
而在对面,,沛国公胸口不断起伏,第一时间看向太子:
“反了,反了天了!”
“太子殿下,林知清居心不良。”
“绑架大梁使臣,破坏两国邦交,乃是第一罪。”
“煽动民心,当堂问责,乃是第二罪。”
“抗旨不遵,目无王法,乃是第三罪!”
“还请殿下命人将其拿下,以绝后患!”
“沛国公,你欺人太甚!”陆淮上前一步,开口道:
“你口口声声说林知清居心不良,可她说的话有哪一句不对!?”
“反倒是你,我且问问,边境频频异动,镇远侯先前的部下都对你马首是瞻。”
“沛国公,这是为何?”
此言一出,周围的大臣脸上尽是震惊。
沛国公皱眉:“你一无知小儿,何故攀污与我?”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陆淮看向太子:
“太子殿下,沛国公居心不良,他的话万不可信。”
“另,和亲之事,万万不可!”
随着陆淮话音落下,林十安同样上前一步,重复了一遍陆淮的话。
城楼之上,城楼之下,乌泱泱跪倒一片。
“让一女子挡在我们前面,我们男儿的脊梁如何能挺直?!”
“大盛男儿还没死绝!我亦宁死不屈!”
“若林知清要前去受辱,小女子也愿同往!”
百姓们的声音虽然嘈杂,但一个个声嘶力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