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章 · 好好学习,天天飞升(2 / 2)
“朕说了不要跪嘛。”嘉靖越发和颜悦色,“朕叫你来办这桩差事,是信得过你,你将差事办得妥妥帖帖,便是报了朕的恩了。”
闻言,陶仲文面露几分犹豫。
嘉靖道:“有什么话只管说,莫作扭捏之态。”
“是,”陶仲文应道,“臣只是觉得,以臣一人之力,一时间难以将千万卷天书抄录完毕,恐怕误了陛下的大事。”
嘉靖沉吟片刻:“你可有什么得力的人选举荐?”
陶仲文磕头道:“臣之爱徒郭弘经,王永宁熟读道经,臣之次子陶世恩亦精通道学,或许可以为陛下分忧。”
嘉靖看了他一眼,敲打了一句:“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陶卿颇有先贤之风。”
陶仲文战战兢兢,额头冒出细汗。
嘉靖又笑了:“朕又没有别的意思,何必作惶恐状?虽然朕看了天书,觉得天书上的道理与道经道学没有什么关系,但差事总要人去办,陶卿举荐的人,朕觉得就很好。你若还有什么徒子徒孙,或是同门的师兄弟,大可一并荐来,朕就缺能做事的人。”
陶仲文觉得皇帝在阴阳他,但又不敢表露出来,只得擦汗应是。
别看嘉靖在陶仲文面前说得挺大方,但他怎么可能将这么重要的事尽数交到一个人手里呢,如若办事的人都属陶仲文一派,天长日久,恐怕出现隐患。
将陶仲文打发走后,嘉靖便琢磨起制衡陶仲文的人选来。
思来想去,他打算叫司礼监太监张佐监管此事,再从内书堂挑些读过书的小太监一同抄录天书。
然而这么要紧的事,光叫太监和道士来办也不妥,天书晦涩难懂,连他自己看着都时常觉得头疼,势必要文采过人之辈一并协理,否则抄录时容易出现错漏。
嘉靖将翰林院那帮文官扒拉了一遍,一个都没瞧上。
翰林院的文官个个都是经学出身,对于科学一道不是了不了解的问题,而是抵不抵触的问题,嘉靖信不过那帮人。
有没有对科学不抵触的文官呢?
嘉靖还真想到一个人。
唐顺之。
这个唐顺之对天文、地理、数学、历法、兵法、乐律无一不精,为人廉洁正直,非常有文采,因为他对天文学贡献巨大,后世还有一颗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
但这个人是个铁杆的太子党,前些年因上了一封《东宫朝贺疏》,请求朝见太子朱载壡,被嘉靖一怒之下削籍为民了。
嘉靖正打算废太子,为免麻烦,打算把太子废了之后再请他回京。
除了唐顺之,还有什么人适合来办这件事呢?
嘉靖又想到了一个人。m??????????s
高拱。
倒霉的高拱因得罪了嘉靖,现在还关在诏狱里。
小皇女出生后本来嘉靖打算大赦天下,可惜他一提大赦天下,田慈就撒泼打滚,摆出一副坚决反对的姿态,主要是她觉得皇家一遇到点儿喜事就把罪犯放出去祸祸良民是个很扯淡的行为,嘉靖拗不过她,最终不了了之。
之所以把高拱关到现在,主要是因为嘉靖和田慈都把这个倒霉鬼忘了。
直到现在需要做事的人,嘉靖才想起他来。
嘉靖觉得:高拱虽然忤逆犯上,但他做事的能力是有的,且禀性刚直,和其他文官尿不到一个壶里,可以暂时凑合着用一用。
于是嘉靖一纸诏书,被遗忘在诏狱里大半年的高拱终于喜提出狱。
第33章·高拱面圣xhwx6\.c\om(xh/wx/6.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