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1(2 / 2)
敌袭留下的,后来又被伏嫽拿簪子刺中过,那处是梁献卓身上最不能触碰的隐患。
徐节又着急又害怕,骗其伏嫽已死,伏嫽尚有夫,是嫁过人的妇人,他想梁献卓再钟情伏嫽,伏嫽死了,便也就情了,可也没料到,死了一个妇人,他竟会伤心至此,朝中也不可一日无主,
他有些后悔自己不该自作主张,但更多的是庆幸撒了这个慌,梁献卓已是太子,再有一步就是天子,天子岂能为一妇人辗转反侧,将来广开后宫,美人应有尽有,现在伤心只是暂时的,待有了新的美人,就会忘掉伏嫽。
朝中不可一日无主,梁献卓需要静养,徐节跑了趟大司农府,大司农任陶知晓梁献卓生病,当下也不敢耽搁,亲自入地方去寻戾帝。
戾帝本来想效仿先代帝王,东巡去泰山祭祀,高坐明堂接受朝臣拜贺,可才走出司隶,就被任陶追上,任陶便将梁献卓病重,朝中无人主政的事情一说。
戾帝霎时不悦,怎么他才病好,梁献卓又病倒了,这宫里的风水实在是差,打从他登基至今,大事小事就没断过,终于能出来去泰山一趟,也是听方士说过,泰山乃是天地灵气化现,其上曾有仙人出没过,据说仙人寿命无极,若能遇到仙人,得仙人一粒仙丹,便可如仙人一般长寿。
戾帝十分心动,但现下梁献卓生病,他总不能抛下朝政不管,想来想去,便遣了一队郎官继续去泰山,命他们务必要寻到仙人,且一定要把仙人带回长安。
戾帝随即就折返回长安,戾帝这一来一回的折腾,回来都快九月了,才想起来问左军中郎将平叛战事如何。
左军中郎将有苦难言,只好忍下战败的罪责,戾帝大怒,直接撤了他的军职,把他打入牢狱中。
所幸大楚有军规,战败者若非重罪,皆可用金钱赎罪,左军中郎交钱赎罪,才被放出来。
这事他固然有怨气,可想到那是太子,他也不敢跟太子硬碰硬,再者,就算真告诉了戾帝,凭戾帝对梁献卓的袒护,到时候未必会怪太子,但一定会怪他不去打叛军,反把自己人给打了,只是交钱赎罪,便能逃脱这朝堂斗争,已是万幸了,他还有军功在身,往后起复也容易。
戾帝惯来享乐,理政这事,打从他即位开始,大事小事,能丢给别人绝不会辛苦自己,也只在要事上做抉择,以前有梁献卓担事,他倒是舒服的很,现在梁献卓病了,琐碎的政事戾帝看的也烦,分下去让几位当轴帮忙料理,至于叛军,他又另派一位右军中郎将率八万人去清剿。
大军出发前,右军中郎将去拜会了左军中郎将,毕竟都是曾经在北军中共事的兄弟,左军中郎将也不忍他再去栽跟头,便悄悄跟他说了自己的遭遇。
又提及廷尉张赏几日前也来找过他,言语中试探他,那寿春城中是否真是匪军,张赏的儿子才娶了薄氏女,他怕开罪太子,只能说是匪军,但张赏走时的神情甚是耐人寻味,只怕那寿春并非贼窝,不然怎劳的张赏大驾。
右军中郎将也吓出一身冷汗,哪敢南下去打寿春,又不能不去打匪军,便只好率军出长安,先派一支先锋队入寿春去探查,看看是不是匪军,若是那就继续打寿春,若不是,那便先打听到叛军的下落,再带军去平叛。
戾帝还惦记着东巡泰山,想等梁献卓醒了就走。
奈何又有江夏郡太守送求救信来长安,直说六安王梁峰近日拥兵自立,转攻江夏郡,江夏郡苦苦抵抗,只求朝廷速派兵救援。
戾帝又是大怒,怎么也没想到梁峰那么一问三不知的窝囊废竟然会造反,当下便再指派将军率五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