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07(2 / 2)

加入书签

可戾帝没有采纳梁献卓的建议,起复了左军中郎将,令他领五万大军出长安正面迎敌,羌人天性好战,厮杀起来极凶猛,尽管作乱的只有一万人,可也打的昏天暗地,左军中郎将最后险胜,兵将死伤惨重,这也使得长安屯守兵力下减。

之后东平国、淮阳国反叛接连报来长安,这些诸侯国反叛的由头都是被戾帝逼迫,不得不反,梁献卓请示戾帝调兵镇压,戾帝不肯再动长安的兵防,把梁献卓训斥了一顿,责怪他将魏琨逼反,随即准备下诏令给右军中郎将,让其先打东平国和淮阳国,安定中原以后,再南下打郡国。

然而这道诏令没有发出去,扣在了梁献卓的书案上。

深夜里,梁献卓独自一人入清凉殿,清凉殿内的宫婢寺人皆被遣散了,中常侍等在殿前,恭敬的请他入殿。

梁献卓踱到龙床前,看着床上的戾帝,他睡的很死,鼾声震天响。

中常侍低声道,“为了江山社稷,请太子不要再犹豫,让陛下归天吧。”

第110章

梁献卓在当上太子以后,和戾帝也曾兄友弟恭过,戾帝顾念他的母亲薄朱,愿为他考虑,给他挑选合适的妻子,扶持他的人入朝堂,他在京中围杀魏琨,遭卫戍队撞见,也是戾帝压下去的。

他给戾帝也收拾了很多烂摊子,戾帝缺钱使,他费尽心思筹钱,那些钱财最后不是被他用去炼丹招魂,就是修仙求长生。

梁献卓对戾帝没有感激之情,他很清楚是母亲薄朱为他挣来的太子位,戾帝随便怎么折腾,都不会有儿子。

如果戾帝没有独揽大权,愿意放权给他,他们还能继续兄友弟恭,他或许会安安分分的做太子,等待着从戾帝手里交接到皇位。

可惜戾帝是惊弓之鸟,绝不会让这朝堂再出现一个梁萦。

在羌人作乱以前,梁献卓并不觉得地方叛乱算什么要紧的事,只要朝廷出精兵,包括魏琨在内的地方叛贼都能被诛灭。

羌人作乱以后,戾帝如果调用杨寿为讨伐羌人反叛的大将军,一定不会损失太多兵将,但戾帝出了昏招,让不了解羌人的左军中郎将去迎敌,险胜,却损伤惨重,连打过败仗的左军中郎将都起复,使得各地郡国看出朝廷无武将可用,兵将战力也不强。

地方诸侯王接连造反,戾帝还不另派大军讨伐,只想依靠右军中郎将的兵马去收复,右军中郎将一走,南地叛军就能北上,这些戾帝都不曾想过。

他只会怪梁献卓逼反魏琨,他认为如果魏琨没有反,一定会替他荡清地方反叛势力,他把一切都怪到梁献卓头上,却忘记一开始是他忌惮魏琨,如果他听梁献卓的,杀了魏琨,南地早就收复了,更不会有亡国之祸。

戾帝频出昏招,所以他必须死,只有他死了,反叛的魏琨和诸侯王们没了造反的理由,天下大义仍向着朝廷。

梁献卓侧目,“送陛下走吧。”

中常侍应诺,谦卑的请他先出殿。

梁献卓最后再看一眼戾帝,求长生是他的梦,死在长生梦里,也算得偿所愿了。

他背过身出殿。

中常侍走近龙床,戾帝还是无知无觉的打着鼾,晚睡前,点的浓郁安神香很有用,戾帝现在雷打不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