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8(2 / 2)
她因怀孕,魏琨招了个医术精湛的铃医入府,每日给她请脉,近来得她吩咐,将闾每隔三日就会拽着铃医去长史府给贺都也看看脉。
倒不是伏嫽多此一举,贺都打从庐江郡回来,人瘦了一圈,今年事务繁杂,等魏琨一走,她身子笨重,还得贺都来坐镇后方,贺都万万不能生病。
贺都年近而立还未娶妻,这些事本该是他的妻子来操心的,可贺都在意的人是翟妙,翟妙自请废后以后,被戾帝封为平园君,带着梁萦回了鲁地的虹县,翟妙走时,腹中还怀有子嗣,有了食邑,至少能在虹县安稳度日,翟妙现今应当是快乐的,有孩子,被她视为母亲的梁萦也在身边,衣食无忧。
贺都不会打搅她。
鲁地临近东楚,东楚前身是东平国,东平王野心勃勃,接连吞了临近的东郡、历城、泰山郡、陈留郡等,自立为皇帝,与朝廷对抗,两方打了近一年,北面的情报接连传来,东楚已显败势,想必今年梁献卓就能收复东面的失地。
于梁献卓而言,这无疑是好事,当前各地造反势力层出不穷,皆是因朝廷失去威信,只要他灭了东楚,就能震慑其他造反势力,作为一个刚登基的皇帝,这场仗非常重要,开了一个好头,后面士气也能大振,等再南下,一定会势不可挡。
但魏琨没怕过,伏嫽也没怕过。
梁献卓太相信姻亲豪族,没了薄家,也有张家、任家,他只要没想清楚自己输的原因,就永远也斗不过魏琨。
梁献卓恨魏琨夺了他的江山,恨她与魏琨有私情,可魏琨从来没有把梁献卓视为对手,被魏琨视为对手的,是他的祖父,梁献卓和戾帝的父皇孝穆帝。
大楚传到现在也才只有六位至尊,开国的皇帝陛下打下江山,后面的皇帝多受外夷侵扰,内又有诸侯国势大,后面的几位皇帝陛下在政期间境内境外都有动荡,接连费尽心力抵抗外敌,削弱封国,到孝穆帝才渐渐安定,孝穆帝治下,海内外臣服,是真正的天下归心,但孝穆帝最让人诟病的两件事,一是好男宠,二是诛灭赵太子。
伏嫽认为自己和魏琨干的是造反大业,梁献卓也认为他们是造反,但在魏琨看来,他只不过是在拨乱反正,原本属于赵太子的皇位,他一定要拿到手中,有没有梁献卓,都不会妨碍他反朝廷,只是可惜孝穆帝不在了,不然还能亲眼看着自己的孙子夺走自己的江山。
——
阴雨连绵,都尉照常出门去了,临出门前,都尉知会周氏,他要跟着魏琨去一趟六安的博乡,这一来一回总得要四五日,让她看好家里。
周氏不免高兴,这两年都尉不被魏琨重用,连寿春城都不曾出去过,这一家子也都胆颤心惊,眼下魏琨肯带他去博乡,可见是不像从前那般提防。
她是有听都尉说起过,魏琨想在博乡辟出一块草场,开设马场,博乡离合肥县很近,又在六安、九江、庐江三地的交汇处,马场开在博乡,就可以往三地输送马匹,即便庐江连水军,也是需要战马的。
都尉府邸不及太守府宽大,也仅仅够他们一家子住,每年夏冬季节,太守府也不曾克扣过他们冰炭,但也不会多给,今年倒春寒,周氏打听到伏嫽特意命人送了许多炭给贺都,他们府里的炭火也不够用,可是每年只能定量领到炭,不够的便只能他们自己掏钱去贾市买。
他们比不得贺都,贺都是魏琨夫妇最信任的谋士,一路追随魏琨来寿春,大大小小的仗,贺都出力了许多,魏琨夫妇更关照贺都是正常的,同为魏琨的属官,待遇不如贺都,要说心里没一点介怀,那也是不可能。
周氏有三个孩子,这样的冷天,孩子们的屋里缺不了炭,周氏每日都要叮嘱下人,不能冻着她的孩子,好在寿春的倒春寒不会持续太久,她夫君也渐渐能为魏琨做事,将来也就有了盼头。
都尉第五日归家,周氏高高兴兴的为他接风洗尘,然而门一关,都尉便唉声叹气,直说魏琨要遣他去博乡监管马场事务,博乡不是很富裕的地方县,那边人烟稀少,草木众多,过去管马能有什么前程,说到底是魏琨不愿重用他。
周氏不懂这些政务,见都尉如此丧气,便也心里着急,她也知道魏琨不可能立刻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