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9(1 / 2)
苦算计多年才得来的,他再怎么恶心也得表面上感恩戴德欢喜不已。
曹靖去见皇帝了,毕竟他要尽快把自己的生死跟皇帝的权力绑定在一起,让皇帝明白他的不可或缺,这样皇帝才不会在朝臣的压力下舍弃他。
皇帝也是相当顺利的被曹靖的一番话说服了,因为皇帝之前在早朝上就是这样想的,才会抗住压力死保曹靖。
或许曹靖不主动来说这番话,皇帝在冷静下来之后思考一番,会怀疑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有误,是不是舍弃掉曹靖更合适……但现在曹靖赶在皇帝冷静下来之前就把这番话说给了皇帝听。
皇帝一听,哎呀这不就是朕的心里话吗?曹靖的想法跟朕一样,说明朕一点都没想错,事实就是朕想的那样,那些朝臣们就是想把朕变成眼瞎耳聋的傀儡皇帝。
于是皇帝就跟曹靖同仇敌忾了,他们才是一国的,才是利益相同的阵营。
毕竟叛军打进京城,皇帝作为前朝末代皇帝肯定要完蛋,曹靖这个被拿出来当造反借口的‘奸佞’也是难逃一死。而文武百官却能转头换个主子。
皇帝难免会更信任处境与自己相同的曹靖,变得不信任那些有可能拿他当叛军投名状的朝臣们。
皇帝的怀疑就表现在派曹靖安排北厂的人对朝臣们的监控更严密了。
曹靖对这些想害死他的朝臣们也是心怀怨恨,趁此机会,逮住那几个领头站出来要求处死他的朝臣们就是构陷他们勾结叛军背叛皇帝,把人抓进诏狱里公报私仇。
他也不管这些人是真的勾结了还是没勾结,反正进了诏狱,没勾结也是真勾结。
曹靖只想着杀鸡儆猴,让朝臣们不敢再来一次齐心逼迫皇帝处死他的戏码。
第211章 我才不当忠仆呢!
曹靖为了自保, 想要杀鸡儆猴,所以手段格外的酷烈,但他没想到的是, 他手段越冷酷无情, 那些朝臣们对他的敌意就越重, 甚至人人自危起来。
如果说最开始曹靖与朝臣们的对立,还是在皇帝的故意挑拨与平衡手段下,利益的冲突让双方阵营对立。
那么现在曹靖随意给人栽赃罪名, 以酷烈的手段让人全家死在诏狱里,那就是让人感到生命受到威胁了。
朝臣们只会觉得,不把曹靖搞死,自己就迟早被曹靖以莫须有的罪名搞死。
于是曹靖的敌人变得更多了,但好在皇帝还站在他这一边。
如果是太平盛世, 皇帝站在曹靖这一边, 就足以让曹靖高枕无忧了。
可是如今不是太平盛世, 天下各地起义军层出不穷, 造反势力更是让皇帝为之惶恐苦恼。
满朝文武大臣们看着皇帝支持着曹靖迫害朝臣,心寒不已,于是本来还没联络叛军的朝臣们为了给家族留一条活路,真的开始联络起了各地叛军。
那些凡是他们觉得造反成功率高,胜算大的叛军, 都有朝臣暗中联络。
林柊这个横推好几股造反势力的清君侧大诸侯更是收到了好几封重量级文武官员的投诚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