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88(1 / 2)

加入书签

居然这么快就结束了。

一时间她都有些莫名的空虚起来,没有了仇恨支撑,她整个人心里空落落的。

司源为了转移她的注意力,便说道:“芙儿的预产期就在这个月了,你去英国公府照看芙儿吧,省得你留在家里胡思乱想。”

程氏从儿子的仇已经报了的喜悦和空虚中回过神来,想起身怀六甲即将临产的女儿宁芙,的确被司源成功转移了注意力:“好,老爷,那我明日就动身住到英国公府去。”

因为英国公夫人缠绵病榻,基本不管事,整个英国公府都在她女儿宁芙的掌管下,英国公又与司源有着非常紧密的合作,两家关系极为亲近。

英国公世子林承期没少带着思念父母的宁芙回成国公府居住一段时日,有时候林承期没时间陪宁芙回娘家,就请人接程氏去英国公府小住几日。

程氏对住进英国公府是熟门熟路,一点问题也没有,不然她也说不出明日就住进英国公府这种仓促的话。

毕竟如果她是第一次去英国公府居住,那她肯定是要走正规途径,先递拜帖,再让司源说明缘由,让宁芙和英国公府准备好,她才好上门长住。

司源见程氏将心思都转移到了宁芙和宁芙即将出世的孩子身上了,也就放心了,他继续管控着朝堂上的缓慢变法的进度,对那些守旧派进行温水煮青蛙。

司源对变法一事非常上心,对付二房不过是随手而为的消遣罢了。

第256章 偏心娘想让我过继弟弟的儿子!

世族壮大, 土地兼并严重,各地豪强影响力过大,国家的税收一年不如一年, 能依旧保持太平盛世的表象, 多亏了这些年不曾有多少天灾, 所以只有人祸,倒还没有把百姓逼到彻底走投无路的地步,引起农民起义。

但国家在由盛转衰却是不争的事实, 如今的老皇帝虽然贪恋权力,始终不愿意立太子来分权,但老皇帝的政治敏感度还是有的,对自家江山还是有几分责任感的。

所以当司源暗中上了密折,给老皇帝分析了利弊之后, 老皇帝的确愿意支持司源进行缓慢的改革行动。

司源改革变法的动作不大, 采取的是长时间温水煮青蛙, 让守旧派的既得利益者在还没察觉到的时候, 被他慢刀子割肉放血,等他们察觉到的时候,大势已成,滚滚如江涛无法再阻拦了。

为了防止老皇帝拖后腿,司源先想办法让老皇帝品尝到变法改革的甜头, 老皇帝看着原本一年比一年减少的税收, 在司源的变法改革行为之下,一年比一年增多, 国库逐渐丰盈, 老皇帝自然就更加愿意支持司源了。

毕竟有好处的事情,当然要争着抢着去做。

钱掉在地上, 谁看见了不会弯腰去捡呢?

司源手里权力大,老皇帝忌惮归忌惮,但因为司源无子,后继无人,老皇帝也没有太过忌惮。

司源跟英国公府联姻,老皇帝也知道司源是打算过继宁芙与林承期之次子为嗣孙,但司源要过继的那个嗣孙连影子都还没见到,老皇帝自然还不至于现在就去忌惮。

所以老皇帝对司源还算信任重用,变法改革也任由司源施为。

司源很清楚,变法改革之所以容易失败,就是因为被触动利益的守旧派势力强大,获得利益的革新派不够团结,在与守旧派的争锋之下落败,才会导致变法改革失败。

因此司源非常熟练的在变法之初,就拉一批打一批再收服一批,将守旧派离间分化,让其形成不了大势,待温水煮青蛙到快煮熟之后,司源再抬举革新派与终于醒悟过来的守旧派打擂台。

这个时候革新派就是全面压制守旧派了,而守旧派里面也是有识时务的投降派的,司源再度拉一批打一批,轻轻松松就原本的顽固阶级给分化瓦解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