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4章 星辰的第二款车(大章二合一)(1 / 2)

加入书签

第104章 星辰的第二款车(大章二合一)

「大家可以提提意见,觉得咱们下一款车走的方向?」

许易没有第一时间拍板,反而表现出很民主的态度。

在场各级高管面面相觑,心里跃跃欲试!

他们……想造的车?

那可太多了!

之前是没条件,只能搞老头乐,微型车。

如果有条件,谁还没个梦想了?!

但是。

别看只是微型老头乐丶星辰mini这种车子。

真要放在国外工业链和产业不发达的地方,老头乐都不一定能搞好。

拿目前新能源车上的磷酸铁锂电池包和三电架构,已经不是一般国家工业能搞定的。

而星辰汽车,走的是全域自研路线。

主打一个能自己造的地方,就自己造。

把成本以最大的限度做到最低。

而且这个「全域自研」,也是有说法的。

最核心的思想在于,把造车最核心的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放在油车上,核心技术就是——发动机丶变速箱丶底盘设计与调教。

放在新能源车上丶就是——电池包丶电控丶电机丶底盘设计与调教。

再进阶一点,还有【高阶智驾算法】丶【控制晶片】丶【智驾算力晶片】……

其他的东西,大都可以走供应链采购。

一些相对利润高的,并且成本高的,也可以入股搞一搞。

以星辰汽车现在的体量,就可以开始培养自己的一级供应商了。

所谓一级供应商:就是对接车企「直接供货」交付的意思。

且一级供应商需要和车企的研发丶采购丶质量部门直线对接,参与车辆的前期设计。

此前威能电池就是星辰汽车的一级供应商。

……

而像那种连一颗螺丝都要自己打,在许易看来就没必要了。

更低端供应链的成本,太过微薄。

真要发展到这一步,那玩的已经不是成本压缩,而是「超长帐期+承兑汇票」丶「无法对外兑换的企业信用凭证」,把供应链厂商压榨到极点,再反过来给供应链放贷款,这已经属于供应链金融的范畴。

反而会滋生很多乱象和内部贪腐。

有这个功夫,不如把技术往上突破突破。

核心部件的技术,利润比永远是最高的。

因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像电池包和电机技术达到一流甚至是垄断,完全可以对外开放供应,届时让其他新势力车企给自己打工。

之所以要考虑国外锂矿布局,也是因为锂矿的暴涨,会直接影响到电池包这一核心部件的成本,不得不布局。

此外还包括了智能化布局——智驾系统和车机系统丶高端传感器丶雷达。

若是都能做到行业头部的水平,反过来供应全行业的高端车,相当于真正的无冕之王。

每当想到这些。

许易也只能望洋兴叹——路太长,水太深!!

开挂都难打速通!

他沉浸遐想的这几秒。

……

会议室已经乱起来了。

在场搞技术的很多,搞市场这边的,更是对车型的定位和销量有深刻理解。

每个人想的角度都不同。

「suv吧——第一款车…稳一点,国人对大型suv的喜爱,不用多说了,到时候咱们把成本控制,价格打到十五万-二十万,主打家用,还是自研低价高配这一套,肯定起飞!!」

「轿车也行啊,咱们现在有自己的电池电机技术,内部V4电机方案已经在做了,届时功率和动力之强,安在车上已经可以媲美性能车了。

特斯拉model3进口还要花到四十五万。

咱们弄个三十万的轿跑,再把外观搞得漂亮点——就叫年轻人的第一台性能车!」

「我看不如还是搞入门A级新能源,更稳一点,弄个四米四丶或者四米五长的小车,也就是星辰mini的升级款,再把城市代步的路线扩宽一点,销量还是会很稳定的。」

「靠你有没有梦想,咱们的自研电机V4方案都出来了……大功率力大砖飞懂不懂??」

「我说白了,都白说了呗……轿车市场小,SUV空间大,国人大就是好,好就是大,总之要大!!」

「唉真服了,和你们不搞技术的说不通一点。」

「搞技术怎麽啦,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才是最重要的……」

……

这边几个市场部的高管看好SUV。

国内家用SUV市场不用多说了,没有任何人会质疑这个赛道,很多车企都要靠这个吃饭。

这边搞研发三电的孙鹏飞等人,又想把V4电机弄出来安在轿跑上。

内部V4电机的立项是在V2电机研发之后,这次功率直接干到了180kw,最大扭矩来到350N·m,马力241匹,得益于出色的自研架构,和曲线控制。

就算磷酸铁锂电池包重一点,到时候前后安上双电机,来到恐怖的480匹马力,就算是两吨重的轿车也能推到四秒多的百公里加速,四驱肯定起飞!!

「行行,先不要吵了。」

许易忙一抬手,制止了在场的争论。

他看出来了,大家的梦想都很远大,对造车这件事这件事,抱有十足的热情!

而且,给出的路线也都很优秀。

虽然说哪条都走得通,但明显忽略了某个重要的因素。

「可以,都很有精神。」

「我觉得大家说得都很棒,但你们好像忽略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许易如同看傻子一般的眼神。

「电机有了丶电池有了丶底盘方案和零部件也可以找供应商……」

「是,造什麽车都可以。」

「但咱们是新能源赛道,我问你电呢?」

「踏马电从哪来?现在国内充电桩才分布多少?支持大功率直流快充的,又有多少?光卖一二三线城市是吧。」

「没电你开个嘚!」

「造个dei!!」

……

当他说完。

研发部王景明眼神亮了,作为曾经燃油大厂的研发工程师,心里还是念旧的。

「许总你懂我,依我看——咱们应该走混动和增程啊!!」

「把发动机捡起来!!」

……

看吧。

这边增程神教也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