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不是,他说的怎麽又是我的词儿?!!(1 / 2)
第178章 不是,他说的怎麽又是我的词儿?!!
「诶一我的意思是说智驾和智能化固然重要,但当下的商业价值未必就能很凸显,
与其这样,咱们为什麽不把重点聚焦在更实际的商业属性上。」
许易意有所指。
「更实际的商业属性?」何小朋微微愣神。
「比如更长循环寿命的电池,以及更好的电池安全性,更高的充电速度」
许易一一列举:「何总你不觉得,这才是目前普通消费者更关注的地方麽?我们的极星电池就刚好兼顾了这几点,虽然磷酸铁锂的重量较高,可省下来的成本也是实打实的,
再做做风阻和重量优化,续航赶上三元锂也不是不可能。」
何小朋忍不住皱眉。
「极星电池?!」
话说完。
其他人就呆住了。
坏了!
这回听明白了。
怎麽聊了半天智驾,脑子里莫名其妙塞了块电池进来?
合着你在这打埋伏呢?
但还别说。
这个提议很诱人。
如果是有能力制造电池的企业,心里早就警兆大生,谁不知道电池是新能源车的核心,而且还是成本占比最大的一个零部件。
但对比新势力车企来说,情况又不一样了。
本来也是要对外采购的。
蔚来那边的电池供应商主要以宁德时代为主,而小鹏汽车这边呢,则是沟通了欣旺达和比克等两三家电池供应商,由于量产计划在明年,目前还没签订最后协议。
都是前期不可能自产电池的主儿。
「极星电池的确优秀,我们找了很多供应商,单论磷酸铁锂路线对极星电池的评价都很高。」
何小朋仔细想了想,又忍不住赞叹一句。
第一时间也没有拒绝。
而是内心在思考,这种方案的可能性。
向电池供应商采购电池,与向车企采购电池,情况是有本质区别。
毕竟车企之间是可能存在直接竞争关系,如果电池包都向竞争对手采购,那以后碰上星辰汽车同价位都不用竞争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
以现在极星电池在行业内的名气,还有实打实的销量做GG。
如果真的能联手搞一波,这岂不也算搭了星辰汽车的顺风车?
也算占了很大便宜。
大不了。
前期先采用极星电池,后面销量起来了再转自研!!
自研电池这条路。
星辰汽车能做,他们小鹏难道就不能做了?
「彬哥,星辰这位许总野心很大—」
李彬旁边,作为联合创始人之一的秦力宏,忍不住贴到其耳边很小声说道。
聊到这个份上。
他算看明白了。
刚刚李彬聊换电,能扯到电池上,这会何小朋聊智驾,结果又给扯到电池上了。
这星辰汽车想干什麽?
难不成,是想当其他新势力车企的头部供应商??
简直野心昭昭啊!
「但他说得也有道理。」李彬回了一句。
野心这个东西,在座的各位都有。
小鹏打算靠智驾做到新势力车企头部。
蔚来还打算把全国都建上换电站,然后拉其他车企入伙呢!
最重要的是能说服别人加入自己的模式。
现在。
星辰汽车给出的建议就很有吸引力。
这倒不是说许易的话术有多麽高超。
而是电池技术摆在这儿,就是那麽硬!
从最优的利益考虑,这也是件划算的事情。
所以两家企业的创始人,在这一刻都有些动摇了。
不过。
他们俩人想得明显片面了。
许易笑意越来越深。
星辰的未来可不光局限于造车,和给人供应个电池。
等空气悬挂研发成功了,彻底铺开市场了。
再给其他国产车供应个空气悬挂,不过分吧?
等到智驾算法大成了,还可以把一整套智驾方案打包售卖给其他车企。
这也不过分吧?
毕竟你研发不出来的东西,我给你研发出来了,这还不算造福同行麽?
到时候星辰靠卖车能挣钱。
同行采购了星辰的方案也能挣钱。
大家都有美好的未来!!
还可以顺势打造国内独一无二的「星辰系供应链」。
诶一不如就叫「星链」!!
另一边。
王川福在车展绕了一圈,也不知怎麽着,走到了星辰汽车的展台。
星辰汽车的展示台和今天其他的媒体展车一样,周围经过简单的装饰和点缀,两台车静静摆在聚光灯下。
看着这台射灯下车漆「熠熠生辉」的星辰$7,王川福就一阵头疼。
自从这台车发布后。
比哑迪秦EV的销量,可是受到了明显冲击。
经过降价调整后,才勉强拉回趋势。
好在以比哑迪的自研自产路线,利润空间很充足,即使降价一些其实也无伤大雅。
而且星辰$7的出现,反倒是把原本狭窄的纯电赛道,又拓宽了一些。
于是到了这个月底,反而形成了星辰$7在增长,比哑迪旗下的纯电车型也出现了一定幅度增长的情况。
就像是同类出了个爆品大哥,顺便也带动了其他纯电车的公众关注度。
王川川福心里还有些不甘。
按照规律,这件事应该是比哑迪来做才对。
现在反倒是被一家新晋品牌给压过去了。
不过他们内部也已有计划,将下一代车型搭载上120KW充电和双枪快充技术。
再加上此次亮相的唐DM新款,也是丝毫不差。
两条腿走路,将来肯定是比星辰一条腿要强!
这台星辰$7附近,已有一些人在参观这台车。
当看到有一名戴着窄框眼镜的背着手的老者站在那,王川川福缓步走过去。
「领导。」
「啊,你也来看这台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