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40章 赶鸭子上架,婉拒(为第8000票加更(1 / 2)

加入书签

第163章 赶鸭子上架,婉拒(为第8000票加更!)

感觉党政联席会议开得很不顺利,至少到下班时候,张建川都还没看到小会议室里有散会的迹象。

现在唐棠回了市区,张建川就减少了回家的次数,一来可以减少与周玉梨的见面,二来也懒得多跑,同时也能给领导留下一个以乡为家的印象。

当然也不能每天都住在乡政府里,那样又容易把经常回家的领导显成了走读干部一样,所以这个分寸张建川也需要掌握好。

而且在乡政府住也有好处,杨文俊要找自己,可以打电话到乡政府值班室,就能通知到自己,还不像在家里,杨文俊只能亲自跑到家里来喊。

也不知道这程控电话的改造安江县什麽时候能全面铺开,已经吵吵嚷嚷了好几年了,但始终没有见落地。

一直到晚间快八点了,才看到小会议室里人出来,烟雾缭绕间,一个个脸色都不太好看。

陶永兴和顾明建以及张功友走在最后,还在商量着什麽。

看到张建川从值班室里钻出来,陶永兴一愣,而顾明建则是直接招呼,「建川,过来。」

张建川挠了挠脑袋,慢吞吞地走了过去。

他知道顾明建的想法,但是不想掺和。

这段时间顾明建和他聊过几回,就是说这饲料厂与木材加工厂的困境如何打破的事儿,张建川开始还是比较认真地给了一些建议。

但后来发现顾明建还真有点儿想要把自己推出去来扛起饲料厂的重担之后,他就怂了。

饲料厂和砂石场是不一样的。

砂石场只要找到了甲方,质量和产量都不存在问题,只要解决结帐收款问题,无外乎就是成本控制赚多赚少的问题了。

但饲料厂不一样,产品质量不用说,一进一出的成本控制就是一道大题,而市场销售更是深浅无度的难题,竞争太激烈了。

张建川没接触过,不认为自己能纸上谈兵说几句,就真的能扛起这样一个濒临倒闭的厂子了。

和唐棠在床上欢好时顺口吹嘘的要去区农工商总公司如何如何,很大程度还是一种好面子的吹牛皮,显示自己不仅仅是只会搞政法会破案,搞经济一样是好手。

但实际上区农工商那几家企业真要让自己去接手,只怕自己就得要坐蜡了。

张建川现在打的主意就是老老实实安安稳稳地做好公安员本职工作,然后等到九十月份谭立仁那边说好,最迟明年初,借调到县政法委去。

谁曾想顾明建好像就把自己的一些似是而非的牛皮给听进去了,还真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既能搞政法也能搞经济的全才了。

只是这等时候,张建川又能说什麽好?

承认自己是纸上谈兵的赵括,眼高手低的马谡?

那还不得让领导给拿来「斩了」?!

他也丢不起这个脸啊。

「陶书记,顾乡长,张书记。」张建川躲不过,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前招呼。

陶永兴的目光在张建川的身上逡巡。

他知道顾明建对张建川很欣赏,据说是顾明建在罗河当副书记时因为那起「5·31杀人案」对还是联防的张建川印象极佳。

虽然张建川成为招聘干部不是顾明建的功劳,但是顾明建肯定还是在区委那边说了好话的。

陶永兴也承认张建川这几个月里在乡里表现相当不错,工作积极主动,下村和村干部们也能打成一片,调解纠纷也是有理有据。

不像有些上边来的干部,哪怕是当了副乡长,结果到了村里和老百姓还是格格不入。

不过当联防搞案子和搞企业是完全两回事,陶永兴不认为这样一个年轻人让他去搞企业,他也能玩得转。

陶永兴有些担心顾明建因为第一印象太好,所以下意识地就觉得张建川干什麽都能行。

真要那麽简单,饲料厂和木材加工厂也不至于搞成现在这副德行了。

黄家荣不是无能之辈,在饲料厂也干了好几年,之前也还是风光过,现在搞成这样子,也很难说究竟是经济大气候不好,还是其他原因。

陶永兴的怀疑顾明建当然心知肚明,但现在是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

饲料厂好几十号人,天天这麽闲着,就算是只拿生活费,那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可如果要把这些工人全部打发回去,日后这个厂子还要重新搞起来,恐怕就难了。

关键是饲料厂从信用社和合金会都还贷了好几十万!

后期信用社只收不贷,但是饲料厂已经入不敷出,所以只能维持原状不断展期付息,而合金会则是越陷越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