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41章 带毛猪,张屠户,定了(2 / 2)

加入书签

陶永兴重点汇报了尖山乡的乡镇企业现状,丁向东听得很认真,但内心也更纳闷儿。

经济工作当然也是县委的主要工作,但尖山乡这样一个穷乡小乡,在全县几十个乡镇里绝对算是倒数十名以内了,也没听说过尖山乡有啥出名的乡镇企业。

这麽专程来汇报,显得有些小题大做了。

当然,今年经济形势不好,从中央到地方都是以整顿为主,这是大气候,整顿中谋发展,这是应有之意。

尖山乡难道想要在东坝区甚至南四区里经济工作上有所作为,拔个头筹?

带着这份疑问,丁向东也耐心地听取了陶永兴的介绍。

兜兜转转,……

陶永兴介绍了尖山乡当下乡镇企业遭遇的困境难题,提到了乡党委决心不破不立,打算破除积弊,大胆启用新人来负责扛起企业发展大旗,……

丁向东终于听明白了。

张建川。

他当然知道张建川到了尖山乡当公安员。

但是他没想到张建川在尖山乡没干几个月,咋就从破案子搞社会治安的好手又成了懂经济会企业经营的能手了?

陶永兴话里话外就是乡党委想要在经济工作尤其是乡镇企业的经营上启用年轻干部,发挥他们头脑灵活思路开阔的特点,打开新局面。

「陶书记,尖山乡面对当下不利的经济形势,想要打破论资排辈的陈规陋习发展经济,我个人认为这肯定是好事,……」

「在如何选人用人上,乡党委应该有自己的判断,也应该放手施为,……」

「当前新形势下,怎麽来搞活经济,推动乡镇企业的脱胎换骨,的确是需要一些新的理念和思维,这一点上县里肯定也是希望看到下边是能做出一些探索的,……」

丁向东顿了一顿:「永兴书记,这样,如果尖山乡这方面有好的思路和探索,可以写一篇东西交到县委办,我会把相关情况向梁书记以及姚书记汇报,……」

陶永兴满意而归。

虽然丁向东的态度听起来不偏不倚,但是后边的一些用词造句陶永兴还是能听出一些倾向的。

思路和探索!

要求写东西交到县委办,还要向梁书记和姚书记汇报,这还只是第一步。

如果做出了成绩,那就意味着这将是今年乃至明后年的一大亮点了。

陶永兴离开县委,丁向东实在还是没能忍住,给外甥打了个电话,询问了情况。

「志斌,这个张建川究竟是什麽情况,我只听你提过说他当兵回来,头脑灵活,思路慎密,做事踏实,是搞公安工作好手,你们局里谭局长也评价很高,但怎麽现在乡里却说他能搞企业,有这回事?」

秦志斌也有些懵,一时间不好回答这个问题。

张建川是搞了一个沙场,还是他帮的忙,但这和搞企业是两码事儿吧。

就算是他也知道沙场和生产型企业是不一样的,但他也要承认张建川脑瓜子的确好用,如果去干企业,未必就不行。

这年头,乡里这些企业又有几个敢说他有多大本事?

斟酌了一下言辞,秦志斌含糊其辞:「小舅,建川的确脑瓜子很好用,做什麽事情都能触类旁通,他在乡里不但作风很受乡领导认可,很多事情看法上也能切合当下形势,总而言之把他单纯看成了一个只会搞公安工作的干部,绝对是不对的,我觉得他就是一个多面手,干啥都能干出成绩来,……」

对自己这个外甥的性子丁向东还是比较信得过的。

如果单纯只想要帮某人忙,用不着用这种语言来夸赞,何况张建川现在才成为招聘干部,踏踏实实工作几年才是本分,不至于就想要好高骛远了。

看样子也的确是陶永兴他们看中了张建川的锐气和头脑,想要尝试一下用他去搞一搞陷入绝境的企业,死马当成活马医的感觉。

事实上这种情形今年县里也不少见,不少乡镇企业都举步维艰,甚至面临破产关门的局面,都在琢磨新出路。

尖山遇到的问题也是当下经济形势下的新课题,自己现在刚当县委办主任,可以多关注一下。

「行了,我知道了,但愿你说这个张建川还真的是一个优秀的多面手吧,如果真的在搞经济上有一手,那日后他在乡里的路子就要宽得多。」

丁向东顿了一顿:「啥时候有机会,你把他带来我见一见。」

秦志斌一愣,「小舅,你要见一见他?」

「怎麽,不行啊,你都把他吹得天上少有地上无双的,我还不能见一见了?」丁向东笑了起来。

「他现在在乡上工作,你也说他文笔相当可以,我是县委办主任,选拔几个文笔头子好的年轻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啊,虽说他文凭只是高中,但文凭只是一方面,我还是更看重真材实料。」

秦志斌也是大喜,「好,我和他说一说,要不就凑个机会吃顿饭,我想差了,他现在不是派出所的人了,是乡干部了,是该多方面发展才对。」

*****

还能有200票麽?呐喊求票!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