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风雨欲来,人才储备(2 / 2)
「丁主任,现在说实话,原来最大的问题——资金问题已经迎刃而解不是问题了,困扰公司的可能还是人才问题。」
张建川也不客气:「公司发展速度太快,各方面的人才都缺,我现在和手底下几个人恨不能一个人分成几瓣用,……」
「我自己就不说了,高唐,原来乡财政所的,被我弄过来,既要负责跑市场销售,还要兼管财务,接待有时候也要应付,……」
「吕云升,主要负责生产,同时他还要和省农科院派来的专家负责技术调试,……」
「赵美英,负责财务,……」
「庄来顺,负责采购和原料这一摊子,……」
「所以,我迫不得已才想要把杨德功召回来用,实在是没人了,杨德功现在还算老实,我让高唐盯着他,……」
「现在市场开拓速度太快,我们的生产能力还是跟不上,就算是第二条生产线全面启动,一样不够,第三条生产线我也下了订单了,预计要到春节前后才能到货,加上安装调试,预计三月份能正式生产,届时,产能可以提升到八十吨每天,……」
「不过这只是暂时的,产能要提升很容易,问题是你的销路呢?五条生产线启用,年产可冲击三万吨,这个产能已经相当骇人了,全省仅次于新旺和科立,可我们发展起来,肯定也会引来激烈竞争,一旦市场销售遇阻,那麽我们巨大的产能就会反噬公司,……」
张建川袒露了自己的担心:「我现在最担心的还是市场并未完全稳固下来,还需要时日,但是我们又不能在这里忙着巩固既有市场,我们还要开拓新市场,省内这个市场很大,群雄逐鹿,我们不仅要成为群雄之一,而且要充当主力军,要在整个禽饲料中占据龙头地位,可真都要人才,……」
丁向东低垂下眼睑,张建川端起茶盅抿了一口,「人才,恐怕是现在公司要保持发展速度同时又能维持良性运作态势的关键,可这一点我发现我们竟然束手无策,不知道从哪里招聘和物色来人才。」
「还有麽?还有哪些问题和担心?」
丁向东继续问道。
「丁主任,问题很多,而且都是在经营过程中不断冒出来的,但冒出来问题,我们就解决问题,可缺人才却是制约我们发展的最大瓶颈。」张建川摇头:「其他的,说实话,我也无暇想太多,县里能帮助解决一些符合我们需要的人才就最好不过了。」
丁向东点点头:「嗯,说到这里,我正好也可以给你推荐两个人,你可以谈一谈,试一试,看看合不合用。」
「哦?」张建川十分惊讶,难道丁向东此番召自己来,就是专门为自己推荐人的?他是自己肚里蛔虫,知道自己想要什麽?
「一个是司忠强,原来县罐头厂的副厂长,后来因为和厂长关系处理得不好,发展到打架,最后被罐头厂除名了,可编制还在县二轻局,这两年都有些荒废了,县里都觉得可惜了,……」
丁向东没有多解释:「还有一个简玉梅,原来县农行信贷部的,因为夫妻两地分居,所以照顾关系辞职到了嘉州,没想到离了婚,现在又回来了,这人我不瞒你,是我姨妹子,能力不差,就是性格有些不太好,嘴巴不饶人,脾气有些刚硬,呵呵,这也大概是她离婚的原因吧,……」
张建川一时间有些愕然。
自己说缺人,这就给自己推荐两个,好像又不像是塞包袱,如果真的是塞包袱,这两人的资历好像都还不差啊。
见张建川有些茫然的样子,丁向东也叹了一口气。
「建川,有些事情预则立,不预则废,民丰饲料公司发展这麽快,根基太浅了,但这个势头不保持下去,可惜了,毕竟东坝也算是安江的重镇,现在民丰饲料公司成了东坝的一面旗帜,那也是县里的光荣啊,……」
张建川慢慢回过味来了,看样子终于还是被县里注意到了,这话语里似乎藏着什麽。
或许是未来县里下一步要如何来处理,现在还看不清楚?
丁向东敏锐地觉察到了些什麽,但又不能确定?
不过从丁向东的话语里能听得出来,他不太看好自己。
如果是几个月前,尖山饲料厂不值一提,但现在兼并了东兴饲料厂,又和省农科院合股组建这家民丰饲料公司,势头蒸蒸日上,公司销售数据瞒不了人,资金帐户里的流动更瞒不了有心人。
金银红人眼,财帛动人心啊,古往今来,概莫能外。
丁向东的推荐一方面可能的确是出于好意,帮自己稳定公司内部架构,另一方面或许也是为日后民丰饲料公司可能要和县里打交道做准备。
当然也还有丁向东自己被托了人情世故在里边。
丁向东的话给了张建川不小的触动,但此时他却无暇静下心来思考这个问题,还得要先把眼前的事情应对了。
不过就目前来说,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张建川觉得接纳二人都不是坏事儿。
「丁主任,我代表民丰饲料公司热烈欢迎加盟我们公司的人才,助力我们民丰公司下一步的发展,我们民丰公司一帮人现在是草台班子,啥都不正规,二位如果能加盟,也能替我分担很多事情,进一步健全公司内部架构,……」
张建川很爽快地表明了态度,也让丁向东松了一口气。
「嗯,你有这个觉悟态度就是好事,司忠强是姚书记推荐的,简玉梅是我推荐的,但也得到了姚书记的同意,这边我会给刘英刚和老陶老顾说一声,……」
姚太元和丁向东的关系张建川不好去判断,但从这话语里也能品出一二来,应该不差,张建川心领神会。
同时这也让张建川想得更多更远,方才丁向东透露出来的一些情况未必就是县里统一或者确定了的意见,似乎还有些不同看法,甚至可能这种分期或者争论尚未落定。
这里边的意思自己得好好品品,另外该给刘英刚汇报的也得要提醒一下了。
丁向东何等精明的人,当然也不会让张建川为难,主动提出了和区里乡里沟通。
毕竟这不是招两个工人,算是进入管理层,公司里边具体事务张建川可以安排,但是进人问题不一样,区里乡里也要把招呼打到。
张建川连忙点头:「这样最好,刘书记和陶书记顾乡长那边肯定也会举双手欢迎。」
****
大更求300月票!努力码字中,求月票刺激!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