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3章 一个不可能的荒谬真相(2 / 2)

加入书签

那不是她见过的任何一支卫所兵,更不是那些一触即溃的边军。那是全新的,她从未见过的大明军队,那股森然的军纪让她这个戎马一生的老将,都感到了一丝莫名的压力。

这就是新君的天子亲军吗?

月余之前,一道并非出自内阁票拟,而是直接从乾清宫深处发出盖着司礼监大印的密令,被送到了她的军营中。

密令的内容,很简单也很奇怪。

命她率领魔下最精锐的三千白杆兵即刻开拔,于七月十六之前抵达西安城外,听候圣旨。

对于这道有些没头没脑的命令,秦良玉虽然心有疑惑,但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执行因为军令之后,没有跟着户部那永远在路上,永远兑现不了的空头文书。

而是跟着五万两,一箱箱码放得整整齐齐,打开来,在昏暗的军帐里都能晃瞎人眼的雪花白银。

随行的那位锦衣卫指挥使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这是头款。

而密令上白纸黑字地写着,还有另外五万两还在路上。

钱,是军人的胆。

尤其是在这个连年欠的年月里,钱不仅仅是胆,更是命,是理,是天下间最硬的道理!

天启朝以来,朝廷拖欠她白杆军的粮饷早已积压如山。

她数次上书,那些奏疏都如石沉大海,连一圈涟漪都未能荡起,她甚至一度要靠变卖祖产,靠着自己那点微薄的侯爵俸禄来勉强维持这支唯一肯为大明死战的军队。

而这位刚刚登基的新君,一句话没说,便用这五万两实打实的现银和总计十万两的承诺,直接砸在了她的脸上。

这比任何华丽的圣旨,任何「共赴国难」的空话,都更能收买人心!

所以,她来了。

她想看看,这位登基以来便以雷霆手段震动朝野的皇帝,到底想做什麽。

按照惯例,此刻应该有一名司礼监的大太监排开仪仗,前来宣读圣旨。

秦良玉的目光在对面的军阵中来回扫视,心中暗自思着这位新君的真实意图。

然而,预想中的仪仗队并没有出现。

对面的军阵忽然像是被一把无形的刀从中劈开,数千名甲胃鲜明的京营新军向两侧分开,让出了一条通道。

然后,一个身影从中走了出来。

并非想像中手捧圣旨的大太监,也不是身披重甲的宣旨将军。

而是一名身披玄色轻甲的年轻人。

甲胃之下是一身同样色系的利落劲装,一头乌发仅用一根再简单不过的玉束起,装扮得就像是京营中一位家世显赫,前途无量的将领。

最重要的是,那张年轻到有些过分的脸,从一开始就清晰地暴露在关中这萧瑟的秋风里。

他的步履不快不慢,却像是承载着整座江山的重量,每一步踏下,都让这片死寂的荒原多了一分莫名的悸动。

他就那样,一个人朝着秦良玉的方向走了过来。

没有侍卫跟在身后,没有扈从列于两旁,他的身后是那条由刀剑与忠诚铸就的通道那数千双敬畏到极点的目光便是他最强大的仪仗。

秦良玉的眉头这一次..:..不是皱起,而是死死地锁住,像是在竭力分辨一个不可能的荒谬真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