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章 来自阿西莫夫的夸夸(2 / 2)

加入书签

作为15岁就考进哥伦比亚大学,19岁就考进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的天才,显然阿西莫夫对各个领域的书籍都感兴趣,涉猎颇广。

「喝咖啡吗,还是加糖的红茶?」

「咖啡就行。」

阿西莫夫给恩尼和自己倒了两杯咖啡,然后就顾不上别的,开始专心阅读起来。

「《朝闻道》,这个标题很有意思!」

好的小说从标题开始就能让人兴趣盎然,阿西莫夫迫不及待的往下阅读正文。

全篇的单词数量在2w以上,精读加上揣摩其中的科幻概念。

等阅读完毕,一晃就过去了20分钟。

「恩尼,这部小说……写太好了!」

「我从没想过科幻能这麽写!」

阿西莫夫推着眼镜,瞪大了双眼。他向来认为目前主流的科幻小说,都是注重稳健的架构丶严丝合缝的科技逻辑。

但这部《朝闻道》,故事张力太足了!

换个简单点的比喻,如果说目前主流的科幻小说,是「精心建造的宏伟建筑」,那麽这部《朝闻道》就是一场绚烂的爆炸,给人带来精神上的充足暴击。

而且,目前各大刊物上刊登的科幻小说,类型化套路比较明显,题材高度集中于几个大类型,比如「外星入侵」丶「时空旅行」丶「机器人叛乱」丶「史前文明」等,情节模式很固定。

但恩尼这部小说,则是完全跳脱了市面上所有科幻小说的故事框架,相当的先锋!

阿西莫夫感觉自己像是吸了毐一样,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你写的这部小说,充满了悲壮的情感张力,将『求知』与『生存』的矛盾推向了极致,探讨了人生的价值和终极意义。」

「核心除了表达对真理与生命的深刻思考以外,还表达了对科技发展的谨慎,人文关怀也很充足。」

阿西莫夫顿了下,到现在才喝上第一口咖啡。

润了润嗓子,他继续说道:

「尤其在科幻设定方面,相当扎实,技术构思完整。」

「爱因斯坦赤道丶真理祭坛丶排险者丶真空衰变……上帝,你的脑子是怎麽长的?」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爱因斯坦赤道』这个概念,应该是出自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约翰·考克饶夫和爱尔兰物理学家欧内斯特·沃尔顿,在剑桥大学建成的世界上第一台粒子加速器吧?」

「我很喜欢他们两人的论文,有获得诺贝尔奖的潜力。」

「除了这个……你这部小说更精彩的是『真空衰变』的设定,是根据诺贝尔奖获得者狄拉克在1930年提出的『狄拉克之海』的理论吧?然后你自己又进行了很合理的发散。」

「没想到,在大部分人写老套的『外星人入侵』,都还没摆脱伪科学的痕迹时,你这部情节展开堪称天马行空的小说,就做到了科幻设定的『合理性』与『故事性』并存!」

千言万语最后汇成一句话。

阿西莫夫摁着恩尼的肩膀,低声道:「吸了吧?」

恩尼:「……」

无语过后,恩尼也没想到阿西莫夫能给这部小说如此高的评价。

这让他也感到开心,以阿西莫夫的审美,这部小说就算在《惊奇故事》过不了稿。

转投次级的科幻杂志,也一定能过稿了。

要知道这部小说有2.4w个词,就算只拿最低的0.5美分/词的稿费,到手都能有120美元稿酬。

等于是他在喜互惠超市公司辛辛苦苦干一个多月赚到的钱!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