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8(2 / 2)
肖如英站在马车旁左右张望,肖稚鱼高声喊了声:“阿姐。”
肖如英扭头看来,顿时喜笑颜开,快步迎上前,拉住肖稚鱼的手,“幺娘。”
郭令正与城门官兵说着什么,这时也忙过来,正要行礼。
肖稚鱼拦着道:“姐夫不必多礼,让人认出反倒麻烦。”
郭令笑着点了点头,寒暄几句,说了去蜀中安排,他便让到一边,让姐妹两个叙话。
郭家是太原世家望族,奴仆在城门旁木栏架了纱帐挡风,又奉上热茶。肖如英让仆妇将溪郎抱来,半年不见,溪郎又长高不少,睁着一双黑漆漆圆溜溜的眼盯着肖稚鱼瞧,肖如英和仆妇婢女引着他叫人,逗弄好一会儿,他才张口含糊喊了声“姨、姨……”
肖稚鱼瞧着这个前世不曾存在的孩子,摸了摸他的脸,心中百味陈杂,各种滋味都有,她让景春将准备好的金锁取出,给孩子戴上,锁上一面刻着长乐,一面刻着百岁。溪郎只当这是新玩具,手摸着金锁,拨弄着上面的小铃铛,发出清脆的叮当声,他便觉有趣,格格直笑。
姐妹说一回话,城门口车马越来越多,肖稚鱼便催着肖如英快走。肖如英上马车时回头看过来,双目发红,含了泪水,道:“阿兄公务繁忙,昨天夜里已来看过我,如今叛军势大,若真打到长安,幺娘你……千万小心,富贵如浮云,金玉不为宝,切记以自身为重。”
肖稚鱼在城门前看着郭家车队出城远去,站了片刻,方才回府。
这些日子所听的消息尽是朝廷大军节节败退,叛军攻城伐寨的速度与前世相比也没慢几分,眼见潼关也难保,她心里也不禁犯嘀咕,是不是误会了李承秉的打算,该让人收拾行李,早做准备?
肖稚鱼犹豫不定,沉思半响,心道:先让景春与巧儿容易带的金银细软,若是潼关守不住,皇帝老儿肯定第一个坐不住,到时是逃是留,都该有个说法,还是再等着瞧瞧。
正和她所料一般,先前朝廷派去的两路大军,高芝与封云明二人在峡州会和。封云明言道叛军连连大胜,正在势头上,锐不可挡,潼关地势险峻,但兵力不足,可说是有险无兵,不如将兵马撤至潼关,借地势与叛军周旋,才有胜算。高芝久经沙场,听了这话也觉得是老成之言,便答应下来。于是带兵退了几百里,入潼关。
这时却有与高芝不对付的监军宦官,借机上书,言高芝畏战,弃了峡州等地,助长叛军士气,又有克扣军粮之嫌,对皇帝不忠。皇帝经历康福海起兵叛乱,正是疑心最重的时候,见了宦官的上书,顿时大怒,发圣旨,令宦官斩杀高芝封云明两人。
圣旨一出,朝中大臣倒有过半反对,但此时圣旨已八百里快骑离开长安。
肖稚鱼听陆振说了朝中情况,暗骂:“昏君。”竟听信宦官谗言,于阵前杀领兵之将。此事后果不言而喻,潼关是肯定守不住了。
她赶紧将景春和巧儿叫来,吩咐一番。景春和巧儿心事重重地去了,不一会儿,巧儿又跑了回来,道:“王妃,宫里来人了。”
肖稚鱼在花厅见了来人,原来是皇帝下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