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4(1 / 2)

加入书签

儿倒真是不少。”

他怒气冲冲地蹬上靴子向大门走去。走到门边又停住,转过头来说道,“也许你根本就不想只当个管家而已。”

说完,他用力地一甩门,扬长而去。

被弹开的大门外,一道闪电滑过刚才还是晴空万里的夜色,狂风吹着被凌雄健留在身后的门,发出“哐哐”的巨响,一声闷雷滚过,农夫们久盼的春雨终于从云层里掉落下来。

第二十一章危难见真情

江南的春雨向来不大,这细如牛毛的雨丝在不经意间也能将人淋个透湿。

寅时三刻不到,春喜提着灯笼,撑着油纸伞来到偏殿,远远地看见可儿裹着一件墨绿色的斗篷立在雨中,便忙跑了上去。

“姑娘怎么站在雨里?”

可儿眨眨眼,将放逐到天际的思绪慢慢收回。

“这雨又不大。”她浅浅地笑着,点点雨滴在发间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这雨虽不大,却也能淋湿人的,看姑娘身上都已经湿了。”

春喜将伞遮到可儿头顶,打量着她。

斗篷下,可儿并没有穿着那些新做的衣衫,而是重新翻出一件从钱府带来的旧衣,那灰蒙蒙的颜色比这阴沉的天色还要叫人觉得丧气,也更映衬得可儿脸色苍白。

“姑娘不舒服吗?”

“嗯?”可儿心不在焉地看着远处的操场。那里,强劲地风将丝丝细雨吹成一幕幕的雨帘。

“春喜,”她突然道,“你说,我们离了这里之后要做些什么营生好?象白寡妇那样开个绣庄?”说着,自己先摇摇头,“最好的绣姑已经都被她请去了。开个胭脂水粉铺怎么样?”

春喜惊喜地望着她,这是可儿第一次用“我们”提到她的未来计划。

“这么说,姑娘终于想通了,要带我们一起走?”

可儿苦笑。一开始,当那个计划在她心中形成时,她并没有考虑要带上任何人——如果只是她一人,总是怎样都好办的——而且,那时候的春喜和柳婆婆还是钱府的仆役,与钱府有着契约。如今,她们作为陪嫁随她来到这里,她便对她们有了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

春喜想了想,摇头道:“这主意不好,我们对那一行不熟悉。昨儿我跟老王聊天时,老王说不如开个饭馆。我想,凭老王的手艺,倒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对了,还有老王。王麻子也是她带进府来的,她自然对他也有着一份责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