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8(2 / 2)

加入书签

整个京城似乎一下子,说话不带着秋闱两个字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最先活跃起来的自然是商人们。

有人走街串巷的开始卖各种考试套餐。

绝对能过“安检”的考篮,各大药房出的考场必备紧急药丸套装等等。

每次到了科举就是红利时期的状元楼,更是已经推出了状元套房,状元套餐,状元床位,状元窗口……

什么?举人没有状元?是会元?

切,状元都到手了,会元还重要吗?

有人的营生和科举没关系。

那也能凑关系啊。

卖包子的都会在白嫩嫩的包子上,用墨点上一点。

吃到肚子了,那就叫胸有点墨。

有点扯,但是老百姓能想出这点来已经很切题了。

连应千云的倾云阁都暂时性下架了其他物品。

现在柜台上只卖两样东西。

由江南的绣娘们,赶工出来的精美的祈福香囊。

都是交由高僧开过光的。

各种吉祥如意的图案,每一种都说得出来由。

光是这精美的绣样,就足够来逛的千金们,挪不开脚步了。

若说香囊可有可无。

那另一样产品就是必须的了。

“醒神花露。”

简单来说就是花露水的低配版。

驱虫止痒效果那是没有的。

重点在浓郁的香味以及薄荷冰片樟脑的清凉醒神气息。

一连考那么多天,谁不头昏脑涨。

这醒神花露试过以后,谁都不愿意放弃了。

谁要是分在臭号什么的,一小瓶醒神花露,那就不仅仅是如有神助,那简直就是救命了。

商家卖卖卖,考生家里买买买。

普通看热闹的百姓们,也会显摆的,对路过的读书人,科普一两句风水迷信说法。

那些帽子掉了必须说及第不能说落地这种小细节,已经人尽皆知了。

那就来说一点不知道的。

比如今年就突然流行了一种全新的说法。

“今年为九紫火德之年,木生火,应德顺德方为正道。”

真的吗?

懂易经五行的人想了想,有点道理,于是买了青绿色的衣服。

不懂的人……

穿着呗,大家都穿的。

一时间同色系的布料陷入了热销,一些高档透气的青色面料更是直接断货。

什么?为什么不穿红色或者紫色直接对应火德?这你就不懂了,过犹不及,月满则亏。

这种一套套的说法,对于京城的有钱人家来说……来者不拒。

崔氏听说了木生火的说法之后。

就立刻给应北熠从内到外,从上到下整了一水的绿色。

值得庆幸的是,应千云提供的沉香木发冠,保住应北熠头顶上的颜色。

哪怕现在还没绿帽子这个说法……嗯,能免则免嘛。

要说应家和别人家不同的是。

别人家都好言好语的安抚考生。

不要紧张,考不好没关系,尽量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他们家……不好意思,面对特别能浪,也特别心大的应北熠。

直接下重口。

“你给我好好考,北泽已经考上了,千云即将成为王妃。一连串喜事中,如果就混了你这么个失败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