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4(2 / 2)

加入书签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布?页?不?是?ì????????ε?n?2???2?5???????м?则?为?屾?寨?佔?点

“太医署派人学习制作方法,此行带上宋静,以控制瘟疫为第一目标。”

“治粟内史。”

“臣在。”

“清点库中所有大蒜,押运砀郡。”

“是。”

“着均输令丞配合,沿路各郡县将大蒜收集,一同运送至砀郡。”

“是。”

“王贲,砀郡之行由你总管。”

“是。”

咸阳城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救灾物资。

几百里外的砀郡也不平静。

扶苏连夜策马出了山寨,他甚至都没有去隔离的村子,直接来到昌邑城外,凭借长公子的身份和始皇随身玉佩叩开城门,一路长驱直入找到了昌邑县令。

昌邑县令出身儒家,与他众多老师之一的淳于越乃是同门师兄弟,其人温厚仁爱,虽有些迂腐固执,却绝不会做放任灾情、隐瞒不报的事。

扶苏见到他的第一面,未等他行礼,就先声夺人,“仙人亲至昌邑,已传授医治之法,速速调集人手,守好各关卡,莫让流亡之人肆意传播疫病。”

代表始皇长子身份的身份令牌,和刻着皇帝名讳的玉佩一齐悬于县令眼前,让他下意识就低头领命。

“另,召集县中所有医师,前往仙人处学习救治之法,不可耽误。”

第77章

竹村,昌邑一个因为附近长了一片竹林而得名的村子。

这只是一个很小的村子,十几户人家,不过因为临近竹林,每年都可以制作一些竹编玩意儿售卖,所以与镇上城里来往较多,有时候也有小商贩会到村子里来收货,整个村子不说富足,但与其他村子相比日子也还算好过。

只不过从大半个月前开始,村子里咳嗽生病的人就多了起来,开始倒还好,虽然咳个不停,但也不影响手头的活儿,到了后头人都没力气了,每天挣扎着去田里绕一圈,除除杂草就耗尽了所有的力气,更别说制作竹筐竹篓子贴补家用了。

“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村长锯子无精打采地坐在门槛上,有气无力地抬头望天,“天儿早些热起来吧,热起来就好了。”

按照以往的经验,等天气热起来,这咳嗽就消下去了,到时候身体就会有力气了吧。

他心头其实已经隐隐有不好的预感,毕竟谁家咳嗽咳着咳着就让整村人都下不来床的,不过他只能这么想,也只允许自己这么想,不然连一点盼头都没有了。

“阿父!阿父!”家中最健壮的小孩子喊着跑回村来,他被村长派去城中抓药去了。

全村也只有他家还有点闲钱去抓药,虽然只能买最便宜的药材,却也是让人艳羡的了。

村长锯子吃力地撑着门框站起来,手脚都有些哆哆嗦嗦的:“儿啊,药买回来了吗?快让你二嫂子煮上,我们都喝一碗下去。”

小儿子满头大汗的,手上还攥着出门前的那几个大钱,走到水缸边舀了一瓢水喝下,才喘着气道:“没了,全没了,城里都是生病的人,那些药都被抢光了,现在连最便宜的药都贵了好多,咱们家这点钱,连一帖药都买不起。”

说到这里,他小心地凑到父亲跟前,左右张望两眼,见没有其他人才小声说道:“我听城里的人说,这次怕是要不好了,阿父,要不咱们收拾收拾,进山里躲几天。”

村长锯子眉毛一竖,脱下草鞋就劈头盖脸打过去,嘴里骂道:“进山进山!我让你进山!也不看看现在什么时候!这是秋收之后吗?地里的庄稼不管了?家里能供几个人白吃一年?连地里的活都能丢下,老子看你是欠收拾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