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1(1 / 2)

加入书签

聪慧的小姑娘,微生雪的脸上露出笑容,“那可真是个聪明的姑娘。”

阳滋公主沉默了一瞬,颇有几分酸意,“什么样的小姑娘,让仙师这么念念不忘。”

微生雪纠结起眉头,不知道该如何形容,想了好半天才道:“若是教导得宜,能力不会比你哥哥差。”

鉴于她跟其他公子都不熟,阳滋很快就找到了对应的兄长。

“长兄?”

怎么可能!

她的第一反应是否定。

她的长兄,大秦皇帝的长子,那可是作为未来君王培养的人,一个偏远之地的小女孩如何能与他相提并论!

但想到这评价是仙人所说,她又把反驳的话咽了回去。

莫非那女孩儿真有这么好的天赋,让只与她相处不久的仙人,给出这般高的评价。

“只过了大半年,她应当还在那里吧。”微生雪不太确定地说。

阳滋公主道:“与仙人有约,便是举家搬迁,也得留三两老仆在那儿守着。”

更何况,什么事能比仙人之约更重要,只要不是即可死全家的大祸事,肯定不会离开。

一路上走走停停,有时进城补充,但大部分时候躲在度过,就这样走了好几天。

走到一半,得知道路被山体滑坡冲毁,正在抢修,一行人又转走水路。经过这一遭,直线距离更近的单父县没到,反倒先去了泗水河。

“泗水啊。”扶苏有些激动。

上次封禅泰山时他留守咸阳,无缘得见九鼎出世之景,现在游历一圈也算是找点参与感了。

“当时陛下派遣千余人沿着泗水河上上下下都找遍了,愣是一点边都没寻摸到,连我都下水扑腾了好几回,那豫州鼎就跟不在泗水似的。”

作为队伍中唯二当时在场的人,王离这几天可赚足了存在感,一个个都围着他打听当时的情景。

“当时那情况,陛下能退吗?如此劳师动众都找不到九鼎,那岂不是说我大秦咳咳咳……总之关键时刻,仙人出手了!”

“她就绕着泗水走了几步,歘欻欻几下,霞光万丈,瑞气千条,水中一声巨响,豫州鼎哗啦就出水了,还是在我们寻摸过好几回的地方。”

“那么大,那么重的鼎啊,就浮在半空中,所有人的眼睛都瞪得圆溜溜的。”

“什么是神迹?这就是神迹!”

在一旁喝水的微生雪:……

无语子,你造谣的时候能不能不要当着当事人的面?

她算是知道,她一个好好的修仙者,是怎么在修仙界被当成神仙的,就是你这种人在瞎吹!

还霞光万丈、瑞气千条,她飞升都没这么大动静!

她要是过去纠正,王离竟然能说出“您是施法的人,您怎么会知道我们眼中之景”这样的话。

微生雪:???

我自己灵光是啥样,我能不知道?

不过架不住她那干巴巴的描述,跟王离那富有传奇色彩的“神迹”相比,明显那边的可读性强许多,听着就符合他们的想象。

于是她这个当事人就被扔在一边,众人一起去听围观者当面“造谣”了。

一群闹心的玩意儿。

微生雪嫌弃地敲敲杯盏,在原地留了一块留音符交代去向,就起身离开。

上次在这里的时候寻到了一处很适合打坐的地方,不知道现在被毁坏了没有?

暮春时节的阳光已经有些微微的灼热,微生雪沿着树荫慢慢踱步,阳光穿过还不够繁茂的枝叶洒下,时不时在身上印出圆圆的金色光斑,像是给她的衣服添了新装饰,又像是在为她渡上一层浅浅的金光,如梦似幻,灵动又缥缈。

泗水河畔曾经被踩踏的痕迹已经尽数消失,只有深深浅浅的野草野花顺着岸堤一路延伸……嗯?有脚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