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3(2 / 2)

加入书签

“你说会不会东印度公司那些人。”齐布琛跟他说自己的猜测,“这些年出海带回来的消息你也看过,欧罗巴那些国家一直在海上争夺,说不得这次的海贼就是他们在背后操纵。”

“也有可能。”胤禛赞同她的猜测,“不过首先要弄明白的是,为什么两广那边不上报消息。”

接下来胤禛更忙了,一边处理刑部的秋审,一边还要挤出时间查这件事。

齐布琛安排好善后的事宜,就等他的消息,不把这伙海贼处理了,短时间内别想再出海。

没等胤禛查出个所以然来,这事儿突然在京中爆开,要知道这年头能做出海贸易的,背后势力都不可小觑,谢寒山回来的快,其他人家也不慢,陆陆续续都收到了消息。

有些人家如胤禛一样,察觉到朝中没有消息,觉得这背后可能有事儿,按兵不动。但也有人家想不到那么深,第一时间就是心疼损失的银子,然后直接上折子弹劾两广的官员和海军,治下治安这么混乱,是怎么做一地长官的?

康熙当然是震怒,立刻法旨责问两广总督,并命海军以最快速度解决这伙海贼。

而由于路途遥远,一个月后京城才收到两广总督的加急折子。

此时刑部的秋审已经结束,胤禛恢复正常下衙时间,他一回来齐布琛就追着他问:“听说两广有消息了,结果如何?”

胤禛神情古怪:“两广总督上折子说之所以没有上报,是因为他已经派人接触,那伙海贼有意接受招降,想在彻底招降后再报于皇阿玛。”

“招降?”齐布琛惊诧,“他们害了那么多人命,还想招降?”

胤禛:“两广总督的折子上说,有许多人都没死,被海贼俘虏了。”

这是用俘虏做筹码?齐布琛:“……那抢的东西呢?”

“……花完了。”胤禛说着自己都不信的话。

齐布琛无语:“上哪儿花的?”

胤禛皱着眉:“这事儿奇怪的很,皇阿玛竟同意派人前去招抚。”

齐布琛也跟着皱起眉头,康熙的反应确实奇怪:“难道皇阿玛知道这伙人背后有情况?”

两人合计半响,也猜不出康熙的用意。

“那这次就白损失了?”齐布琛有些不甘心。

胤禛叹气:“皇阿玛对海贸一事一直都不是很支持,这次损失的那几家有跳得高的,都被皇阿玛斥责了。”

齐布琛当然知道,自从□□后,朝中对海禁一事就一直在争论,随着老一辈海军人才逐渐老去,整个大清却找不到可以接班的人,康熙对海贸之事管的更是严苛,出海的船只大小、容纳人员、武装配备都有详细规定。

齐布琛搭伙和人出海这事一直处理的很是低调,对外都说是搭顺风船给自己搜罗新鲜玩意儿。

谢寒山长期驻扎广州,名义上也是在那边收各种新奇货物。

想到日后会越来越弱的海防,齐布琛心里堵得慌:“皇阿玛为什么不愿意发展海军呢?海外资源多丰富,欧罗巴那些国家要不是有便宜占,会这么大力发展支持出海?”

这些年被齐布琛时不时的影响,胤禛当然也知道这里面的利益有多大:“如今水师里面的主要将领,皆是郑氏一脉的人,郑氏虽然投降了,但也不得不防。”

比起去海上擢取利益,康熙更看重江山的统治。

齐布琛气闷,却也无法说什么,虽然世界地图已经有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