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50(1 / 2)

加入书签

让都不用算,就知道这笔买卖亏本有多严重:“这样一来的话,你就得不断往里边贴银子了。”

“收留的人越多,贴出去就越多,这是一个无底洞。”

楚易安也皱起眉来,这确实是她目前最纠结的地方。

大秦帝国的局势挺紧张的,虽然现在很赚钱,但谁知道它哪天就会被封掉?

封掉的话无疑是断了她最大的一笔资金来源,靠手头的钱和名下的店铺庄子,又或是系统的补贴。

根本没办法支撑太多人的生活。

光吃饭尚且能坚持一阵子,但给她们请师傅,学各种手艺,无疑是很耗费钱财和时间的。

可是楚易安也认真想过了,要从根源上帮到她们,这是必然要走的一条路。

起步阶段必然困难重重,但是等善堂真正开起来,走上正轨之后,能解决往后遇上的绝大部分贫苦人家女子命运的问题。

有点类似于上一个世界的技校吧。

但差别又挺大。

看楚易安没再说话,秦让狐疑的问道:“下定决心非做不可吗?”

楚易安轻轻点头:“非做不可。”

砸多少钱都要做。

秦让思索了好一会,道:“成吧,这事你等我琢磨一下看看如何实施。”

“只是一味的帮助她们却不求回报也是不可能的。”

“善堂的运转需要钱财,这钱不可能一直让你或者秦家出,还是得等善堂真正运转起来后,靠善堂赚钱。”

楚易安没说话。

秦让的意思她懂。

先让一批人学出来,然后由她们教导后进来的人,一点一点的形成产业链。

完整的产业链一旦形成,到时候不仅能给自己提供更多可用的人才,还能赚到更多钱。

而且即便是百年后他们都不在了,善堂也能独立运转,继续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只是这样一来工作量就更庞大了。

这不只是个技校,还得包工作分配,还得不断扩大产业的规模。

从一个产业到另一个产业,谁也不知道在几十年后这个规模会扩大成什么样子。

只是想想楚易安就感觉一个头两个大。

基础盘要稳,就意味着要花费更多精力和时间。

扩大规模,更意味着要砸下去更多的钱

就算是把她手头的钱全部砸进去,这也不够啊。

像是知道楚易安在想什么,秦让道:“你啊,不事经营,不懂做生意。”

“你要单纯的把善堂当做做善事,那肯定是要砸很多钱进去的。”

“砸进去了连个响都听不到。”

“但你要把善堂当做一门生意来做,事情就简单多了。”

“先进来的人尽量让她们统一学习一门或是两门手艺,然后借着国公府或者你名下那些铺子,将她们安排进去。”

“善堂的运转继续,她们却已经可以挣钱,挣到的钱除了给她们发工钱外,部分可以收回来维持善堂的运转。”

“然后慢慢的开设其他课程,若是有些领域我们都没有涉猎的话,便借她钱财让她自己去想办法闯一闯。”

“成功了那你名下便又多了一桩生意,不成功大不了再让她去尝试呗,小范围的尝试花不了多少钱。”

“而且真到那时,善堂名下应该已经有了不少能人,大家都可以帮她。”

“从某些方面来说,完全可以提高成功的概率。”

“若是很多人一起做还是不成功,那只能说明有些东西现在不适合。”

“退一万步来说,若是不想担风险,也可以专门成立一个独立的小部队,让她们去探查外头的情况。”

“提前预测一下新的生意能不能做起来,做起来的概率有多大……”

楚易安:……

楚易安目瞪口呆的看着秦让,秦让没注意她脚步已经停下,还在说。

她人都听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