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75(2 / 2)

加入书签

跟着两人去了他们如今住的地方,楚易安不由问起这边的情况来:“战争什么时候结束啊?”

秦胜让人送来了凉水,边境条件简陋,连粗茶都成了奢侈品。

兄弟俩出征在外都不是讲究生活品质的人,自然也没有备。

倒了两碗水给楚易安和祁泽,秦胜没有瞒她:“一时半会怕是结束不了。”

楚易安皱眉,这些事情她不懂,便没有过多追问。

可祁泽不同,他记挂这边的事挺长时间了,如今到了这里,免不了多问几句。

“父皇不是已经派了使臣和宁国议和吗?还没有消息?”

秦淮书看向祁泽,这人出来一趟倒是长进了不少,没再把目光一直放在秦胜身上。

尽管如此,秦淮书依旧看他不顺眼:“四殿下该知道宁国如今的情况。”

祁泽微微一愣,皱起眉来。

两年前宁国太子外出赈灾,宁国皇帝病危,三皇子趁机勾结外贼,控制宫廷,杀兄弟宫妃,逼卧病在床的皇帝改立他为太子。

待皇帝驾崩后,他顺理成章登上帝位,成为宁国新皇。

当上皇帝后的第一时间便开始不择手段整肃朝堂,前太子党的人杀的杀,贬的贬,流放的流放。

那些中立派的官员要么边缘化,要么告老还乡。

导致如今朝堂上再没有一个敢反抗他的人。

他攻打大顺的理由是董大家在大顺受辱,董靖文在宁国身份举足轻重,却因来了一趟盛京就被天下人唾骂,被人口诛笔伐。

不止如此,还有那么多大儒声名狼藉。

读书人的事,本不该牵扯到国事上,更不该成为两国之间战争的借口。

而且据祁泽所知,那位新皇怕是连董靖文的面都没见过,也不是多敬重读书人的人。

在他还只是三皇子的时候,曾有大儒劝他收敛脾性,广修仁德,不过三日那人就被人发现暴毙在府上。

就算董靖文在天下学子心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宁国新皇也不见得会多看他一眼。

如今却扯这个理由攻打大顺,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不过是借口罢了。

这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众人不得而知。

宁国那位刚愎自用的新皇明显不愿意停战,议和的事怕是终究会无疾而终,这场战争很大可能会继续打下去。

而且不是如现在这般僵持,若他们真从虞州进攻,事情或许会有转机,但绝不是朝着对大顺有利的一面。

祁泽眉头越皱越紧。

宁国祖上积攒了不少家底下来,可大顺的家底根本经不起这么耗。

若真丢失朔关,再丢失附近几座山脉,对大顺来说便是敞开了西门,以后自己家里任人进出,这谁能有安全感?

楚易安看了看祁泽,又看向秦胜和秦淮书,见三人都拧着眉头脸色凝重,识趣的没有说话。

今日到朔关时间本来就晚,没多久大家便散了各自休息去。

秦胜晚间还要起来巡夜,怕扰了楚易安休息,没有与她睡一屋。

第二日大早,下人送来一封信,是从朔关外递进来的。

秦淮书拆开看了眼,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这位温润的大公子情况再紧急都能泰然处之,临危不乱。

除了当初听到秦胜和祁泽搅和在一起的时候脸色这么难看过外,这么多年了,秦胜还是第一次见他这样。

不由有些好奇:“信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