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8(1 / 2)

加入书签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有钱还怕买不到好奴才。

至于陶氏的儿子,那不用问了,儿子肯定是要留在府里的,这是靳家的骨血,不能跟着陶氏一起走。

陶氏委屈巴巴地答应下来。

靳御史让人去请了京衙的人过来,请的那人与靳御史是同科,虽然平时没多少交情,但既然是同科,当然也要给几分面子,更何况,靳御史那可不是一般人,那是都察院的四大金刚之首,宁可得罪小人,也不能得罪这四大金刚。

于是同科将这件事处理得无声无息,两人签字画押,从此男婚女嫁,各不相干。

当天,陶氏交出了帐本,连同整整一大箱子的房契和地契,自己包袱款款,带着她的人离开了靳府。

靳大嫂大喜过望,这个府里,她终于苦尽甘来了。

她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清点陶氏的库房。

她可看到过陶氏从库房里拿东西,那些好东西,差点晃花她的眼。

库房里塞得满满当当,大大小小的箱笼,靳大嫂让人去找陶氏的嫁妆册子,可是却没有找到,十有八九是陶氏带走的。 W?a?n?g?址?F?a?b?u?y?e?i????μ?????n?????????5????????

不过这也无妨,陶氏出府时只带了两个小包袱,能带走的东西有限,所以好东西还在库房里。

靳大嫂让人把那些箱笼全都打开,果然,那些好东西全都在,从今以后,这些都是她的了!

可是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靳大嫂去了帐房,想看看帐面上有多少银子,可是帐房却告诉她,帐上只有二百两了。

靳大嫂不相信:“怎么可能,府里不可能只有二百两银子!”

帐房直摇头:“平时帐面上的银子本就不多,需要用银子时,夫人都是让我们到万金号去取,如果取回来的银子当天没有用出去,次日一早便要送回万金号,前几日老爷让取的那一万两,就是从万金号取出来,后来又送回去的。”

靳大嫂知道万金号,这是有名的大商号,可是她却不知道,万金号居然还能存银子。

她去问靳御史,靳御史从来不管这些事,更是一问三不知。

靳大嫂只好先去清点那些铺子和庄子,正在这时,前院里忽然传来了吵闹声。

一问才知,竟然是要帐的登门了。

来要帐的不是别人,正是万金号的人。

万金号的人拿出了几年来靳府在万金号借银子的借据,竟然前前后后借了十五万两!

同时还有万金号给靳府单立的帐本,帐本上记录着每一笔借款和收款,最后一笔就是前几天的一万两,不过这一笔第二天就还回去了。

因此,借据也就撤掉了。

每一张借据,都有靳府专用的印信,这种印信每个府里都有,有银钱往来时是要核对印信的。

靳大嫂自是不相信的,就连一向嫌弃这些阿堵物的靳御史也被惊动了,他当然也不信,府里有的是银子,哪里还用借钱,更何况还借了十五万两。

他当即让人拿出府里的印信,这一核对,他也糊涂了,因为这与万金号那些借据上的印信是一模一样的。

而帐房李先生也证实,陶氏每次都是让他去万金号取银子。

靳大嫂才来京城几年,并不知道万金号的底细,可是靳御史却是知道的。

当年万金号的老祖宗,曾经捐献重金,支持太祖起兵。

因此,从太祖立朝至今,万金号都是皇商,不但如此,那些皇亲国戚和勋贵们,暗中都和万金号有生意往来。

靳御史也曾想以此为突破口,弹劾几个勋贵,可是后来发现万金号的水太深了,就连乔贵妃的娘家也牵扯其中,于是靳御史便知难而退,转而攻击那些勋贵的私德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