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0(2 / 2)
穆则见荀还是没有反应,继续道:“后宫的一位妃子意图对另一位妃子不轨。”
荀还是挑眉:“良妃?”
良妃是二皇子景言朔的亲生母亲,一般后宫争斗最多的就是两个有皇子的妃子。中宫无子,另外两个品级相同,面上虽和谐,实则内里明争暗斗多年,皇帝虽说知道这件事,但是大多时候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一则女人之间的事情,皇帝懒得参与,二则后宫每一位嫔妃都与前朝有所牵扯,随意动的话会引起朝廷动荡不安,只要她们之间斗争没有引起前朝龃龉,皇帝一个字都懒得说。
但是能让穆则单独提出来,那肯定就是出了了不得的大事。
“具体良妃有没有参与暂且没有实质性的证据,但是争斗不是由良妃引起。”穆则道。
荀还是:“那是?”
“太子的生母,德妃。”穆则说到这时话音不自觉地加快,他平时说话语速就很快,见着荀还是皱着眉头仔细分辨才想起来荀还是的耳朵不适,等着荀还是将前面的话分辨清楚后,重新放慢语速道,“德妃是被牵连,归于事件中心。整个事情起因是陛下的一个贵嫔向中宫皇后举报,说德妃戕害嫔妃,在各宫小主的饮食和用品中放置避孕之物,这才让后宫这么多年皇嗣凋零,即便良妃后来好不容易生了二皇子,却也落了病根,这辈子都不能再生孩子了。”
荀还是好笑:“之后呢?”
“之后这事儿自然报到了皇上那里,也在各宫里查到了避孕的药物,据说是慢性药,平时很难发觉,但是用久了损害身子,即便有孕也会小产。德妃因此被褫夺封号禁足于自己宫内,太子的地位刚刚有了点起色,因着这事儿又被打压,两者一出,东都不知从何处传出流言,说皇上要废了太子改立二皇子做邾国储君,而就是这时,很不巧的又有几个江湖人在东都门口跟侍卫吵了起来,侍卫依律要求每个进城的江湖人士登记来去,并只能带有一个兵器,结果两个江湖人拿着双刺,不愿意上缴一枚,非说自己是依着太子招安才到东都。”
“陛下先前本就在东都斗殴之事上,因着江湖人士降罪于太子,现今这么一看,太子根本没有收敛,依旧在陛下眼皮子低下筹备自己的势力,陛下震怒,令太子居于太子府不得外出,静思己过,朝廷之事暂且不用他操心。”
“这是变相软禁了。”荀还是笑道。
“是啊,然而在传闻出来之后,隔了没几日,皇上突然给太子府一封密旨,内容未曾公开,这一动作看似隐秘,实则每一个在朝之人都知晓了。原本见着太子这样见风使舵意图歪向二皇子的人突然立了腰身,一时闹不清楚太子究竟有没有失宠。虽然太子府门依旧紧闭,可一封密旨让很多人怀着观望的心态,不再急于表忠心。”
“这就是咱们这个皇帝的厉害之处了,一件两件可以说是太子他们的计谋有所暴露,皇帝会因此震怒,但是事情多了,难免就显得过于巧合。皇上多疑,巧合一多他就要掂量一下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人暗中操控,若是储君出问题,二皇子现在又年幼,皇上再有个三长两短,邾国整个国家都会陷入危难之中。”
穆则眸光微闪,抿嘴不言,抬眼看了下荀还是,犹豫着接下来的话到底要不要说。
荀还是瞧着他这一幕,手指点着柱子问:“还有何事不便说的?”
穆则深呼出一口气,而后用力抿了下嘴唇道:“这话……未必是实话,卓云蔚只是跟我提了一嘴,大抵是程普跟他说的。后来我派人打探了一下,确实有这么回事……”
“说罢,吞吞吐吐的是何大事?”
话已至此,藏着掖着也无意义,穆则瞥了眼空荡荡的长廊,刻意压低声音道:“原本皇上是疑心此事为良妃操控,想要助二皇子登上太子之位,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指向太子母子,良妃在其外被摘得干干净净,虽说干净未必就是有罪,但是一连串事情下来,最大的受益人就是良妃和二皇子,为此皇帝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