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87(1 / 2)

加入书签

见啥能赚的第一时间跟上。

因为村干部们的严格控制,耳提面命,价格一直都很平价,食物也都真材实料,因此反馈很好,很多客人走之前都会买不少农家特产,整个村子的整体收入都增加了,比如赵宁,她生孩子之前在城里是做服务员,一个月四五千,但现在自己经营农家乐、开了个小卖部、还搞视频号,每个月收入光农家乐就能有个一万多,更别说其他的。

她丈夫都果断辞职跑回来给她打工,婆家大哥大嫂也都回来,将自家房子装修了搞上农家乐,公婆俩做后勤,一个看孩子、一个帮忙打下手,一大家子收入说出去让城里打工人羡慕死。

当然这是干得好的,赵宁本身是年轻人,脑子相对灵活、又在大城市见了世面,不管是卫生、审美、还是分寸感都很让年轻游客们喜欢,预定她家民宿的客人就没断过,花钱也花的心甘情愿。

干得稍微差点的人家月入过万也是常事了。

游客来玩,比平时都会更大方一点,这边竞争力也小,比如有个开烧烤店的,全村就一家,别人想吃烧烤只能去他家,那赚钱肯定不少。

而且摊子不大,家里两人就忙得过来,还能时不时跟着姜蘅这边的节奏,给客人弄点新鲜东西,让客人更加满意。

所以一个个立马买回去,一样腌制上,还有腌皮蛋的,反正买回来不亏。

就是可惜姜蘅家的母鸭还是太少,一天就那么二三十个鸭蛋,客人也多,鸡蛋不够卖,导致鸭蛋也紧俏,每天光是下午摆摊,去晚了旁人都买不着,还得靠抢的。

——

鸭蛋腌制好,放在用来当仓库的罐子里,只等着一个月后重新开封。

忙完这个事,农场原定计划的事,也告一段落。

再忙就是忙……盖仓库和养殖基地的事了。

明年要大刀阔斧的搞,那这些就得提前弄好,免得开年后一堆事,到时候手忙脚乱。

这两样就没办法请陈师傅了,得请专门搞养殖场、仓库的建设团队。

又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十月底前后联系上两拨人,商量好预算,第二天,姜蘅就开始开着旋耕机,将空着的地开垦出来。

太穷了太穷了!

她要赚钱!

不然她都怕明年开年,自己的小房子都没办法动工。

有了旋耕机,开垦速度非常快,从近到远,姜蘅短短一个礼拜,就开垦了一百亩地,等杂草死掉,又重新复耕一次,彻底将表层土壤打散后,补种了一百亩的萝卜。

萝卜会在春节前后收获,还格外滋补,冬天炖个汤,效果肯定很不错。

因为姜蘅陡然变得勤快,巫慧英还来看过几次,问她需不需要帮助。

姜蘅默默拉开口袋:“只是缺钱罢了。”

W?a?n?g?址?发?b?u?页?ǐ???ǔ?ω?é?n????????????????o??

巫慧英掉头就走。

她也没钱好吧!

之后好几天没敢过来。

不过这一次,巫慧英来,脸上挂着灿烂到极致的笑容,看见姜蘅在整理牧草种子,好奇道:“你之前不是说买种子吗?怎么这会儿又自己收集种子?”

姜蘅随口道:“没钱,节约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