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7(1 / 2)
喜欢欠别人的,尤其是,那位莫娘子。
还了钱,尹家全家一起琢磨剩下的钱怎么用。
尹霄带了些不好意思,“我瞧黎县的百姓都穿的棉布衣,要不我们也买一匹棉布来做衣服吧。”
尹笙表示赞同,那棉布他也知道,穿在身上很舒服,他当时还想要想要办攒钱买上一匹。
“听其他人说,到了秋季时,还会售卖棉花,买来填进棉衣里,冬日都不会冷。”尹母一脸羡慕。
尹笙最终将这些钱拿了一小部分存起来,另外的拿去买了棉布,割了肉,又找了石土来教他堆砌火床。
虽然距离冬天还早,但是以防万一总是没错的。
虽然击退了一波流民,但是巡逻仍然未停,直到到了夏季,熙河路官道被抢的商人太多,熙河路这才出面剿匪。
那些因为增税而产生的流民仿佛突然消失了,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般。
*
夏季天刚亮,作坊的女工便起床,现在都是弹性工作时间,夏季便早些起来早些做完,下午热的很,做起活来怕中暑。
现在黎县多了不少早食摊子,大家手里都有些钱,尤其是女工们,在家做早饭麻烦,在外头吃也就一两文钱,很划算。
渐渐的,除了女工以外的人也会选择出门吃早食。
一大早的起床做饭多累啊,有那个时间不如自己多睡会呢。
也有人感叹,短短快两年的时间,自己竟也过上了在外头吃早食这样的奢侈日子。
现在的早食摊子全是熟人很多,基本都是女工,石金刚坐下,就和七八个人打了招呼。
吃完早食后,石金步行去到纺织作坊上班。
藤甲编织完以后,纺织作坊已有效恢复正常生产,夏季正式棉花收获的季节,前日,负责看管棉花的胡人娘子们才将采摘的棉花送了过来。
现在的棉布除了黎县本地需求外,主要销往熙河路的各州,但销量一般,不算火爆。
这一点在林肆的意料之内,首先,普通百姓两三年都不一定买一匹布,而富人第一次见棉布,顶多是摸着舒服拿回去做个里衣穿,或者图个新鲜做一两件衣服,棉布没办法给他们带来高端布料的情绪价值。
对于棉布推广,林肆并不着急,这件事得放在以后再说。
就算是现在这样的销量,也足够林肆赚上一小笔。
石金走在路上,满脑子都是摇娘昨日随口闲谈的一句话,“县主很有可能就在明年开设学堂呢。”
学堂,这个词距离黎县实在是太遥远。
在她的记忆里,黎县从来就没有过学堂,也没有教书的西席。
石金已识了字和简化数字,也深刻认识到读书识字的重要性,若是开设学堂,石头就可以去上学。
若不是石头双亲都在,她都想把石头送去庄园里,那些小女郎小郎君学的才是真的好东西。
石金想着学堂一事,忍不住勾起嘴角,快步走进纺织厂的大门。
*
庄园的孩子每个人个子都窜的很快,孩子们也时常会攀比身高。
钱遂这个班主任当的尽心尽力,孩子们都被养的很好。
但只有这区区二十四个人在将来定是不够用,林肆预计在明年或者后年,再添一批孤儿进来
到时这些第一批的孩子也能被叫一句师姐师兄,摆摆架子。
钱遂今日例行报告庄园的情况,林肆一边听一边吃冰雪元子。
听着听着,林肆忽然来了一句,“钱阿婆,你说庄园这个名字会不会太随便了。”
↑返回顶部↑